-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知识要点汇总
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自然界中的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
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具体范围:海平面上、下各约10千米(共20千米)。但是: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的范围。
生物圈具备了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称为栖息地。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变量——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此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即除了已选择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
常用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取放
取拿: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其从镜箱中取出。
安放: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因为要用左眼观察),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
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视野。
安放装片:①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②移动装片,使字符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观察:①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使物镜镜头降至接近装片约2
毫米处停止,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②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为止。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关于显微镜:
(1)镜头——最重要的部件。
可以看出:①物镜带有螺纹,而目镜没有;
②上面写的数字即为该镜头的放大倍数;
③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而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④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视野越小;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看到的视野越大。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其放大倍数等于 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观察生物结构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单细胞生物——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如衣藻、草履虫、变形虫。
观察动植物的细胞结构:
植物细胞的结构
真核细胞:细胞核外面有核膜包被,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
原核细胞:细胞核没有核膜包被,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细胞的分裂:细胞由一个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植物细胞的分裂:
问题:遗传物质为什么要进行复制?
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到两个细胞的细胞核中,使两个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保持一致。
3、动物细胞的分裂:
4、动植物细胞分裂比较:
6、细胞生长:分裂后的新细胞体积比较小,随着从周围环境中不断吸收营养物质,它们的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质里的许多小液泡逐渐融合形成大液泡。当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后,其体积就不再增大了。
7、生物体为什么会由小长大:
8、细胞的分化: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
9、经过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0、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