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如:对于一个折旧年限为4年,原值为11000元,净残值为1000元的固定资产,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时, 第一年的折旧额为:(11000—1000)x4/(1+2+3+4)=4000(元); 第二年的折旧额为:(11000—1000)x3/(1+2+3+4)=3000(元)。 十三、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优惠 新税法第三十六条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由于突发事件等原因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务院可以制定企业所得税专项优惠政策,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公共突发事件主要是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 十四、预提税优惠 第九十一条 非居民企业取得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规定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下列所得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 (一)外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二)国际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和居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三)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所得。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规定,对于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包括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取得的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1、减免原因: 上述所得均属于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应该对其征收企业所得税,但由于取得上述所得的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场所,或者上述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按照国际 惯例,对此类所得一般按照较标准税率为低的税率征收预提税,所以新税法第四条规定预提税所得,实行20%的法定税率。 在过去的税收立法中,对外国资本、投资以及专有技术的引进都采取了鼓励措施,通过降低税率等方式对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予以减免税。 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实际执行政策问题时,主要是通过双边税收协定谈判来解决,因此新税法第二十七条第 (五)项规定,对非居民企业取得新税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2、原外资税法第十九条对下列所得,免征、减征所得税: (1)、外国投资者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免征所得税; (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给中国政府和中国国家银行的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税; (3)、外国银行按照优惠利率贷款给中国国家银行的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税; (4)、为科学研究、开发能源、发展交通事业、农林牧业生产以及开发重要技术提供专有技术所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经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减按百分之十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技术先进或者条件优惠的,可以免征所得税。 3、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是20%的法定税率,根据本条的规定,减按10%的优惠税率征税。这样,10%税率作为税收优惠,境外投资者就可以按照加20%的法定税率回到其国内进行税收饶让抵免。 第四节 优惠政策的过度措施 新税法第五十七条 本法公布前已经批准设立的企业,依照当时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享受低税率优惠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五年内,逐步过渡到本法规定的税率;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优惠的,优惠期限从本法施行年度起计算。 法律设置的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特定地区内,以及国务院已规定执行上述地区特殊政策的地区内新设立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过渡性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家已确定的其他鼓励类企业,可以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 1、实行税收优惠过渡期的意义 政府诚信 平稳过渡,减少震动 沿袭以往惯例 保证新税法的顺利贯彻实施 2、本法公布前已经批准设立的企业: 是指2007年3月16日前工商登记成立的企业(财税[2007]115号) 3、享受低税率优惠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五年内,逐步过渡到本法规定的税率: 税率过渡办法 原享受15%的,2008年18%,2009年20%,2010年22%,2011年24%,2012年25%。 原享受24%的,2008年25%。 《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39号) 原享受15%和24%低税率企业是指: (1)、经济特区内的外资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浦东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内的生产性外资企业的15%; (2)、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特区、沿海、沿江、内陆开放城市老市区从事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项目、外商投资在3000万美元以上且回收投资期长的项目和能源、交通港口建设项目的生产性外资企业的15%; (3)、从事港口码头建设的外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