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必修二1—6[人教版]30+5+3.doc

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必修二1—6[人教版]30+5+3.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必修二1—6[人教版]3053

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一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卷 2013/4/18 第Ⅰ卷(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 2.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的是(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3.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4.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 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 5.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该表的理解正确的是(  ) 时间 茶叶(万磅) 生丝(包)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5年 8010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10122 62896 ①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②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④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流通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沦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8.下表为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 项目 1920年产值(亿元) 1936年产值(亿元) 年增长率(%) 官僚资本 1.84 2.22 1.18 民族资本 2.51 16.32 12.41 合计 4.35 18.54 上表能够说明1920~1936年间(  ) A.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 B.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C.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D.民族资本多于官僚资本 9.下图为《1937年8月上海先施公司被炸后的惨景》,该图蕴含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 A.官僚资本主义严重阻碍了民族经济发展 B.列强侵华战火直接摧残民族工业 C.限制中国进口机器 D.民族企业以各种形式坚持反抗斗争 10.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11.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明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  ) 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统陋习 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 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 12.1912年,中国社会的生活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看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 B.通过发电报与家人联系 C.观看国产有声电影 D.利用火车运输物资 13.下图呈现的是北京市民使用的购货证和购粮证,票证的流行说明我国当时(  ) ①实行计划供应体制 ②日常生活用品短缺 ③购

文档评论(0)

803322f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