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湖北省宜昌市高三1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分析
2016届湖北省宜昌市高三1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全卷共1 50分,考试用时1 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第一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儒家“五伦”说辨析
冯天瑜
“五伦”说是儒家伦理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汉以来的伦常说,将“三纲”与“五伦”一体论之,
一并推尊为人伦准则;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则将“三纲五常”视作吃人的旧礼教,加以整体摒弃。其实,无论肯定还是否定,将“三纲”与,“五伦”捆绑在一起并不完全符合思想史实际。“三纲”说与“五伦”说虽然都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宗法观念的表现,有相通性,但二者的主旨和成说时期皆有差异,分别代表我国传统伦常观念的两种走势,应当区别对待。
大体言之,酝酿于战国、定形于秦汉的“三纲”说是皇权时代的产物,体现了君主集权制下的垂直式独断,强调的是上对下的等级威权以及下对上的无条件服从。而形成于先秦的“五伦”说相对较多地保留了民族民主遗存和分权之义,蕴蓄着血亲温情。“五伦”说,即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中包含着人际间的温馨、理解和信任,包含着发乎人心的骨肉之情,讲究的是“情理”和人际关系的对称性、和谐性。
“五伦”说主张的君臣关系,集中反映在《尚书》《左传《孟子》《老子》等先秦典籍的民本主义表
述中,其精义有二:其一,下是上的基础,民众是立国的根本。《尚书》中的“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
本,本固邦宁”,是此精义的著名表述。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名论。其二,民意即天意,民心即圣心。《尚书》载周武王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又称: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
“五伦”说对君与臣两方面都提出要求:“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
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民本主义者的一个经常性论题,是“爱民”“利民”,
反对“虐民”“残民”。孟子反复劝导国君“保民而王”,荀子则有警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太宗与魏征君臣对中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名论,即承袭于此。在其他人际关系中,“五伦”说同样提出双向性要求。例如,在夫妇关系上,以“义”为标准,强调“夫妇以义事,义绝而离之”“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在父子关系上,主张“父慈子孝”;在兄弟关系上,主张“兄友弟恭”。
清末民初的学者梁启超将“五伦”的精义概括为“相人偶”,也即互敬互助的人际关系。“五伦”、说对人们提出互敬互助的要求,以形成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今天来说也不无现实意义。
当然,“五伦”说作为宗法等级社会的产物,侧重强调“义务”,尤其是下对上的义务,而基本没有涉
及权利问题,没有对民众享受权利和运用权利给予法定性的·肯定认同,故我国传统社会不可能充分实现社会和谐。我们今日建设和谐社会,可进一步弘扬“五伦”说在人际关系上的双向观照、和谐相处之义:同时要超越前人,有所创造发展,如在义务与权利的统一上实现不同层级的良性互动,则有助于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如政府与民众关系、劳资关系、民族关系、医患关系、家庭关系等。这是社会长治久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摘编自冯天瑜《儒家“五伦”说辨析》有删改)
1.关于“五伦”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五伦”是儒家伦理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被推崇为人伦准则,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将其视作
吃人的旧礼教。
B.,五伦”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宗法观念的体现,与“三纲”有相通性,但在主旨和成说时期方面有一
, 定差异。
C.“五伦”说即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包含着人际的温馨、
理解和信任,讲究“情理”和人际关系的对称性、和谐性。
D.“五伦”说形成于先秦,相对较多地保留了氏族民主遗存和分权之义,蕴蓄着血亲温情,侧重强调“义务”,尤其是下对上的义务,而基本没有涉及权利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尚书《左传》《孟子》《老子》等先秦典籍对民本主义的表述体现了“五伦”说主张的君臣关系,
如《尚书》载周武王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B.“下是上的基础,民众是立国的根本”“民意即天意,民心即圣心”是“五伦”的精义,正是从这些
认识出发,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名论。
C.无论在君臣关系上,还是在父子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15周六地理晚练题(12-12)分析.doc
- 2016届合肥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分析.doc
- 2016届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件:第8课《渔夫的故事》(共18张PPT)分析.ppt
- 2016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分析.doc
- 2016届哈尔滨三中高三二模理综卷(2016.04)分析.doc
- 2016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word)分析.doc
- 2016届哲学唯物论认识论主观题分析.ppt
- 2016届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分析.ppt
- 2016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一)数学(文)试卷分析.doc
- 2016届学军中学高考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分析.doc
- 2016届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5月第四次周考模拟数学(文)试题分析.doc
- 2016届江苏高考化学一轮知识梳理训练:第1章第2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doc
- 2016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三)分析.doc
- 2016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考前实战演练数学(文)试题分析.doc
- 2016届湖南新田一中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分析.ppt
- 2016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下学期热身考语文(解析版)分析.doc
- 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普通高中三月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数学(理科)试卷(word版)分析.doc
- 2016届虹口一模考试卷(简析版)分析.doc
- 2016届美国1787年宪法分析.ppt
- 2016届选用、变换句式分析.ppt
最近下载
- 北京十三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doc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4册泰山版(2018)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黑龙江总工会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课件(苏教版).pptx VIP
-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x VIP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学业质量测评卷 (范围: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含答案).docx VIP
-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家讲课.pptx VIP
- 生产部绩效考核表经典.doc VIP
- 99(03)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2003年局部修改版).pdf VIP
- 2025年高考模考作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