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536-2015无公害豇豆生产技术规程.DOCVIP

DB14-T536-2015无公害豇豆生产技术规程.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B 05 DB 1 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536—2015 代替 DB 14/T 536-2009 无公害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2015 - 10 - 30 发布 2015 - 11 - 30 实施 山 西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14/T 536—2015 目次 前言... ... II 1 范...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产地环境... ... 1 4 生... ... 2 5 病虫害防治... .. 3 6 收... .. 4 7 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贮藏... .. 4 8 生... ... 4 I DB14/T 53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4/T 536-2009《无公害农产品 豇豆生产技术规程》,与DB14/T 536-2009相比主要 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009版第3章、4.1.3和第7章)。 ──删除了插架引蔓(见 2009 版 4.3.3)。 ──删除了浇水(见 2009 版 4.3.4)。 ──删除了科学施肥(见 2009 版 5.2.1.4)。 ──删除了银灰膜驱避(见 2009 版 5.2.2.2)。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3章和7.1)。 ──增加了美洲斑潜蝇的化学防治(见5.2.4.8)。 ──增加了豇豆褐斑病的化学防治(见5.2.4.9)。 ──增加了生产记录内容(见第 8 章)。 ──修改了标准名称。 ──修改了土壤条件(见 3.3)。 ──修改了基肥(见 4.1.2)。 ──修改了追肥(见 4.3.3)。 ──修改了病虫害化学防治内容(见 5.2.4)。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忻州市绿色农产品发展中心、五寨县汇丰贸易有限 公司、代县丰裕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秀文、郭宇飞、徐苗、郭丽君、李飞、和亮、隋志文、戴润芳、敖奇、文波、 李生茂。 本标准2009年10月首次发布,2015年10月第一次修订。 II DB14/T 536—2015 无公害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豇豆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贮 藏和生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大田无公害粒用豇豆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332 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NY/T 5343 无公害食品 产地认定规范 3 产地环境 3.1 产地选择 生产基地须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 源的影响。产地周围5 km以内没有对产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环境检测评价和产地选择执行NY 5332和NY/T 5343的规定。 3.2 气候条件 无霜期110 d以上,年有效积温≥2 100 ℃,年有效降水量在350 mm以上。 3.3 土壤条件 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土壤环境质量符合NY 5332 的相关规定。不宜连作,适宜的茬口是禾谷类和薯类。 3.4 空气条件 产地空气质量应符合 NY 5332 的要求。 3.5 水质条件 1 DB14/T 536—2015 有灌溉条件的灌溉水质应符合NY 5332的要求。 4 生产技术 4.1 播前准备 4.1.1 整地 春播要做到秋深耕25 cm,播前浅耕、细耙。夏播可不整地硬茬播种。 4.1.2 基肥 肥料的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有关规定。采用适宜、有效的施肥方法,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 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施肥与其他措施相结合的施肥原则。根据土 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总量, 每6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500 kg~2 000 kg、纯氮(N)3 kg~5 kg、 磷(P2O5)15 kg~20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