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中华医学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击进入-中华医学会

中 华 医 学 会 纪 事 (1915~2010) 编者说明 2010年,适逢中华医学会95华诞,并召开第24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编印《中华医学会纪事(1915~2010)》既是呈献给学会生日和“24大”的一份厚礼,也是奉献给广大医学会会员和所有关心医学会事业发展人们的最好纪念。 《纪事》依照年月日的顺序,客观真实地记录中华医学会自1915年成立起到2010年“24大”前整整95年的变迁与发展史实,囊括了学会的组织建设和业务进展的所有方面,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学会历史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资料来源主要有:公开出版物《中华医学杂志》(1915~1966)、《中国卫生年鉴》(1983~2009)、《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86~2009),中华医学会现存档案,内部出版物《中华医学会通讯》(1985~1988)、《中华医学会年度报告》(2002~2009)、中华医学会《杂志工作通讯》(2006~2009),内部资料汇编《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会史》(1915~2004)、《中华医学会省级分会会史》(1915~1995),以及各专科分会、各省级医学会和学会机关各部门的相关资料和网络资讯等。 学会于1985年编印过小册子《中华医学会七十年大事记(1915~1984)》,1995年增补后10年史料后改名为《中华医学会大事记(1915~1994)》,收录于《中华医学会会史资料汇编》。这次编印《纪事》,尽可能地搜集了学会方方面面的有关文献资料,除续编近15年的史料外,对原有80年的史料在认真核对、鉴别、校正和充实的基础上进行了重编。但由于学会办事机构保存的原始档案欠缺不全,尤其是1947年前的会议记录和公文函件因历史变迁而片纸无存,“文革”后部分新建专科分会的档案材料不易集中,使得有些文献资料一时很难完全查对清楚;有些文献资料对一些事实表述过于简单或依据不足,有些又各处记载叙述不一,只好根据有关部门的意见和我们的初步分析、判断做出取舍。同时,由于时间的局促,难以做到充分的核实和考证。因此,《纪事》存在遗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真心诚意地欢迎熟悉、关心学会历史的有关单位或个人不吝指教,以便日后有机会予以修正或补充。有鉴于此,我们郑重申明,《纪事》仅供内部参阅,任何单位和个人请不要在正式出版物中加以公开引用。 在《纪事》整理、编辑过程中,得到了中华医学会办事机构相关部门、相关专科分会及专家、部分学会原会长亲属、相关机构档案及图书信息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时提供各自有关的第一手重要材料,或帮助核对有关的文献资料。由于所涉人众,恕难以一一列名,特在此致以衷心的敬意和感谢! 2010年4月 《中华医学会纪事》编辑委员会 主任委员:钟南山 副主任委员:吴明江 刘雁飞 委员:白书忠 祁国明 韩晓明 罗玲 杨民 吴玉普 王永明 《中华医学会纪事》编纂组 主编:陈清森 副主编:张圣芬 编辑:马素云 栾伟伟 学会档案支持:李晓云 王秀珍 封面设计:北京万风堂企业形象策划有限责任公司 1915年 1月,伍连德、颜福庆等医师在上海聚会,商议筹备成立中华医学会。在此以前,1910年伍连德曾在上海登报征求同人,发起成立中国医师自己的学会,是年冬因受命前往东北扑灭鼠疫,且“当时之人不甚注重之”而搁置。1914年5月,伍连德、颜福庆、俞凤宾、肖智吉、古恩康、刁信德、黄琼仙等7位医师在上海俞凤宾医师家聚会,发起组织中华医学会,“同人等以为此事刻不容缓,乃将其具有与会资格之医生酌拟多名”。 2月5日,伍连德、颜福庆、俞凤宾、刁信德、许世芳、古恩康、丁福保、陈天宠、高恩养、肖智吉、唐乃安、康成、成颂文、李永和、刘湛燊、梁重良、钟拱辰、黄琼仙、石美玉、陶漱石、曹丽云等21位医师,借中国博医会召开大会之机,在上海一家饭店集会,正式宣布成立中华医学会(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 of China),推举颜福庆为会正,伍连德为书记,刁信德为会计,肖智吉、曹丽云为协助员,俞凤宾为庶务,并决定暂借俞凤宾诊所为学会临时会所。 4月14日,颜福庆以会正名义对外发布《中华医学会宣言书》。该文简述了中华医学会成立缘起,并逐一阐述了“巩固医家交谊、尊重医德医权、普及医学卫生、联络华洋医界”的学会宗旨。 7月3日,中华医学会获当时设在北京的教育部批准立案。 11月,《中华医学杂志》第1卷第1期出版,中、英文并列,英文刊名为《The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伍连德任总编辑。该期除发表学术论文外,刊载了《中华医学会宣言书》和《中华医学会例言及附则》,并刊登了1916年“中华医学会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大会预定日程”。 12月31日,学会有会员232人,分为特别会员、普通会员和名誉会员3种。 1916年 2月7~12日,中华医学会第1次大会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