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碧云寺
* * * * The end * * * * 塔院 塔院位于寺院最后,院内南部有雕工精致的汉白玉石牌坊,牌坊两侧各有八字形石雕照壁,照壁正面刻八个历史人物浮雕,并有题名,左有蔺相如为节,李密为孝,诸葛孔明为忠,陶渊明为廉;右有狄仁杰为孝,文天祥为忠,赵壁为廉,谢玄为节。照壁小额枋刻有八个大字,左为“清诚贯日”,右为“节义凌霄”。石牌坊后有两个八角形碑亭,南北相对,亭内放乾隆御制金刚宝座塔碑,左亭内为满、蒙文,右亭内为汉、藏文。金刚宝座塔位于全寺最高点,建于乾隆十三年(7748年)。塔仿北京五搭寺形状建造。这种塔北京地区有三座,另两座是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和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高347米,分搭基、宝座、塔身三层。塔基呈方形,砖石结构,外以虎皮石包砌,台基两侧有石雕护栏。塔身全部为琢磨过的汉白三石砌成,四边还雕刻有藏传喇嘛教的传统佛像。塔基正中开券洞,券墙上有一汉白玉石匾额,上书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 券洞两旁雕有佛像和兽头形纹饰,券洞上额匾书“灯在菩提”。券门内登石阶可至最上层宝座顶,宝座上有七座石塔:一座屋形方塔,一座圆形喇嘛搭,其后有五座十三层密檐方塔,中央一大塔,四隅各有一小塔。这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是曼陀罗的一种变体。曼陀罗是梵语译音,意为“坛城”,后来演变成象征性图案。按藏传佛教之意,井字中央是须弥山,四周分布水、陆、山、佛。五座佛塔基座均为须弥座,塔肚四面刻佛像 塔肚之上用十三层相轮组成塔颈,最后为铜质塔刹。塔刹中央铸有八卦,四周垂有花缦。塔刹上端又立一小塔,上有“眼光门”,门内有佛。主塔后植有一株苍劲古松。整个金刚宝座塔布满了大小佛像、天王、龙凤狮象和云纹等精致浮雕,皆根据西藏地区传统雕像而刻造。 * * * * * 碧云寺中轴线的左右两侧还有两组建筑,左为罗汉堂,右为水泉院。罗汉堂仿杭州净慈寺。罗汉堂,有雕像508尊,全系木质雕刻,外覆金箔。罗汉堂顶部正中耸立者象征西方净土的宝塔、楼阁。正门内塑有四大天王,中心为三世佛;四面通道上各立有塑像一尊:东为韦驮,西为弥陀佛,南为地藏菩萨,北为疯僧。疯僧即是传说中的灵隐寺里的嘲讽秦桧的疯和尚。在北面屋梁上蹲着济公。民间传说罗汉堂排位那天,济公很早就来到碧云寺,可大门还没开。适逢一花花公子强抢民女,济公打抱不平救了民女。待济公回到碧云寺,所有座位皆满,就只好把屋梁当座位。罗汉堂里五百罗汉按顺序排列,坐像高约l.5米,身材大小与常人同,姿态各异,形象生动,有的闭目静坐,有的低头微笑,有的袒胸露腹,有的老态龙钟......五百罗汉的形象,可以说是佛教雕塑艺术的集锦。令人深思的是这五百罗汉中竟有乾隆皇帝的塑像,第444尊罗汉“破邪见尊者”,顶盔挂甲,一派英武的戎装打扮,它正是乾隆皇帝的罗汉造像。将皇帝塑成罗汉,大约一方面意在宣扬“君权神授”,另一方面也有歌颂乾隆盛世之意。 * * * * * 修葺歷史 该寺始建于元朝至顺二年(1331),元丞相耶律楚材之后裔耶律阿吉舍宅为寺,初名碧云庵,后改碧云寺。明清两代均有扩建。明正德年间太监于径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大兴土木,为第一次扩建,并在寺后为自己修建坟墓。嘉靖初年于径获罪,不能在此处葬身。天启年间太监魏忠贤又扩建庙宇,再次建坟,准备死后葬此。崇祯初年,魏忠贤自缢后被戮尸,也不能再葬于此。魏忠贤的党羽葛九思,1644年随清军入京,将魏之衣冠葬在墓中,成为魏的衣冠冢。 直到康熙四十年(1704),江南道监察御史奉命巡视西山时,初以为是前朝皇帝陵寝,后来知道是魏坟,遂于五月十二日上奏,二十二日诏平其坟。乾隆十三年(1748),对寺宇重加修葺,并按西僧所贡奉的图样,建起了金刚宝座塔,同时新建了行宫和罗汉堂,对其他殿宇无大变动。所以寺内殿宇基本是明代结构。 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京逝世后,曾在该寺的后殿停过灵柩,因而此殿后改为中山堂。金刚宝座塔下,成为孙中山衣冠冢。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门内的哼哈二将等塑像被毁。文革之后,对该殿进行过重修。1983年将颐和园东门外因拓宽马路而委弃路旁的孙中山画像纪念碑,移建寺内金刚宝座塔前空地上。 * * 許多照片由劉惠明所提供,他照得比我要好。 * * * * * * * * * * * * * * * * 北京碧雲寺 李常生 Eddie Lee 7/26/2010 Nanjing 我對中國音樂不熟,因此不加音樂,如您喜歡,就配上自己愛聽的音樂吧! leechangsheng@.tw * * * 常生小語 北京碧雲寺,我去過幾回,因為北京我最喜歡的地方是香山,大概去過不下十次了吧,我喜歡那裡的老松樹,喜歡胡適之為翠微山寫的小詩,喜歡曹雪芹,喜歡碧雲寺。 碧雲寺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聳氣勢,依山而建,寺不大卻有靈。孫中山先生病逝在北京時,靈体暫放於此。 我記得碧雲寺已經沒有出家人在管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