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以来财政体制与政策的宏观评价论文,财政税收论文论文,.docVIP

1998年以来财政体制与政策的宏观评价论文,财政税收论文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98年以来财政体制与政策的宏观评价论文,财政税收论文论文,.doc

1998年以来财政体制与政策的宏观评价论文,财政税收论文论文,... 1998年以来财政体制与政策的宏观评价 统计划经济体制运行常态的短缺的逐步消失,意味着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逐步确立。这种演进实际上从1996年开始就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来,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监测的主要商品供求情况来看,1996年供求平衡的商品占89.4%,供过于求的占7.6%,供不应求的占3%;1997年供过于求的商品达到31.8%,1998年全部商品处于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状态,其中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3.8%;1999年供过于求的面扩大到80%,2000年为79.64%,2001年上半年攀升至83%,并呈继续扩大的趋势。这种情况表明市场机制已经在资源配置和供求关系调节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就财政改革与发展而言,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建立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与市场失灵、市场缺陷会同时存在于经济运行中,与之适应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框架也需要逐步确立,这其中包括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也包括作为主要调控手段的财政体制,公共财政职能与相应的管理模式是财政发展的基本取向。财政逐渐由直接介入生产、搞建设到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物品、应对市场实现危机所内生的经济波动,按需求约束的特征来发展经济。另一方面,经济转轨并未完成,从计划到市场过渡中遗留下巨额的转轨成本需要支付,如果不能统筹安排,市场容量受到限制得不到迅速扩张,需求不能持续启动,就会使我们在告别短缺进入市场经济不久,即在低水平状态过早碰到需求不足和过剩问题。近年来我们一直提出以结构调整来扩大内需,其目的就是要扩大市场容量、改善供给水平,但一直也未能较好解决的原因并非改革方向不明确,主要还是改革成本的支付问题不好安排。比如国有资本退出的政策援助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补偿问题,以及原来计划体制下其他一些契约的解除与新建问题。这些方面可以说是改革至今遗留下来的最大的几个问题,也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进行公共财政改革时,必须将这一方面也纳入财政职能框架中加以考虑,以借助财政手段逐步加以解决。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以上三个层面的问题纠缠在一起,体制的不完善会影响宏观调控作用和财政职能的调整,而对后两者的认识与应对又会影响到体制完善的方向和步骤,比如县、乡财政的困难就与第三个层面经济运行状态变化后县、乡经济竞争力下降有关;同样的,反周期调节的成功会为长期应对经济体制转轨提供宽松的环境,而对体制环境变化的认识和战略考虑又会直接影响到经济自主增长机制恢复的效果。总体来看,1998年以来的五年中,我们更集中于解决第二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搁置了,以至于有些矛盾呈激化的趋势,县、乡财政困难就是一个明证。第三个层面的问题,则常常被混同于第二个层面反周期的短期政策调节,习惯于从调控手段的角度简单地将经济运行与财政政策划分为1993-1996年实施适度从紧政策应对经济过热、进行治理整顿,和1998年以来实施积极扩张政策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通货紧缩两个阶段,不太注重从一个较长过程来分析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经济增长约束方式的深刻变化。这样的混同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一个短期政策与长期战略的搭配与有效性问题。中国经济运行在1998年以来出现的情况,既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中的周期问题,也不是计划体制下的紧缩-扩张问题,近年来经济增长虽然得以维持,但收入增长而消费持续低迷中显然包含了第三个层面的原因。由于缺乏应对体制转轨及调整成本的政策应对,单纯的反周期调节可以拉动经济走出低迷,却无力恢复经济的自主增长动力。扩大内需政策超出预期的长期化倾向、财政自身风险与承受力受到的普遍关注,本身就反映了这种混同导致的政策应对的不全面、不系统和最终必须被加以区分的判断。 进一步扩充财政职能是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 在未来的经济运行中,以上三个层面的问题仍然应该是财政面临的基本问题,第二个层面的任务会继续,第一个层面、第三个层面的任务需要强化,以帮助第二个层面的任务逐步淡出,因此对未来财政工作的思考应主要着眼于继续深化改革和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两个方面。 将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作为新时期财政改革的重要目标,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不断增强、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财政改革不断深化而逐步认识和明确的。改革开放,特别是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体制,在这期间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的目标模式,但我们已经在财政“公共化”实践中进行了很多探索与突破。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项怀诚部长在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进一步明确将建立公共财政初步框架作为“十五”时期财政改革的重要目标。至此我们已经从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