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细说教材】
一、明朝晚期的“异端”思想家李贽
(一)李贽“异端”思想产生的背景
1.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2.在商品经济冲击下,社会风尚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竞相逐利。
3.不少士人试图跳出“四书五经”的窠臼,他们蔑视礼法,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有着强烈的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要点点拨 商品经济的冲击和程朱理学丧失活力,是明清之际思想领域发生巨大变革的根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李贽的主要思想主张
1.否定孔孟权威,鞭挞程朱理学。
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伦,认为不能将其当做教条随便套用。他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
★热点链接 李贽的人文主义思想:李贽大力肯定人的自然之性、自然之情,那就必然会多方面地背叛封建正统文化。李贽公然向孔子的神圣权威地位挑战,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不能以“六经”、《语》、《孟》为“万世之至论”。对儒家倡导的“忠义”、“节义”表示鄙视,认为那是“收其声名”的手段。他还把中国专制政权治国的根本——“德礼政刑”,斥为统治百姓的软硬两手:“德礼以格其心”、“政刑以絷其四体”。这些“异端之尤”的言论,表明李贽的思想、人格和价值观念正在从传统模式中叛离出来。
?李贽理想的人格是“童心”,即不曾受到“道学”“义理”污染的、保持原初状态的自然人性。他为此写了篇《童心说》。虽然李贽不能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说明“人性”,他所憧憬的“童心”带有空想的色彩。但他对“人”的关注是真诚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李贽肯定合理的“欲”、“情”,提倡人格的自主和独立,反对礼教和理学教条对人的禁锢,启发人们从正统文化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其历史贡献与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家相近似”的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问题探究 李贽对于宇宙本原的认识完全符合实际吗?其意义何在?
答案提示 点拨 不完全符合实际。
其意义在于否认理学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从而动摇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异端”思想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有助于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三)李贽的遭遇
李贽的“异端”思想和狂傲不羁的品行,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他们组织人手与李贽进行笔战,肆意诽谤和诋毁,还千方百计地迫害李贽,使他受尽磨难,最终死于狱中。
★要点点拨 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迂腐的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这一思想必然为封建统治阶级所不容,在封建势力异常强大有情况下,李贽的抗争显然力不从心,最后含恨离开了人世。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一)倡导经世致用
1.背景
①明末清初,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封建统治出现危机。
②一些士大夫面对危局,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他们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与现实相结合,由此形成“经世致用”思想。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著名的进步思想家。
★要点点拨 “穷则思变”,封建社会正在走向尽头,封建专制制度日益没落,社会危机越来越严重,促使关心国家命运的进步思想家积极寻求改造社会,摆脱危机的道路。于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反对传统的政治观念、经济理论、伦理道德,倡导“经世致用”的进步思想应运而生。
★概念解析 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思想反映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精神。商周至春秋时期的教育强调人才培养与知识传授都是为了国家社稷的兴旺安宁,《大学》把它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在此影响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入世精神。明清之际的许多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这种思想的特点是,以实用为宗旨,发扬注重实践,注重实证的求实精神,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实际的倾向,强调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它常常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挥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注重实际的新学风。
2.主要内容
①主张学以致用,关注现实问题
针对明代八股取士、读书人只知诵读程朱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情况,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
他们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写出了《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炎武)等许多和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著作。
★要点点拨 《天下郡国利病书》与传统理学家们空谈义理著作有着显著的不同,它主要致力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②主张“工商皆本”。
明末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尖锐的挑战。明末进步思想家提出“工商皆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青岛二中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初模拟考试卷.doc
-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中学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数学理科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中学2007年上学期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9月).doc
-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中学上学期高三数学理科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 山东阳信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10月份期中考试(第二次月考).doc
- 山东英语新题型阅读表达专练.doc
- 山东省高密市2007-2008学年高三政治第一次统一质量检测试卷 上学期.doc
- 山东省邹平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 山东阳信一中2007-2008年度10月份高三英语期中考试(第二次月考).doc
- 山东阳信一中2007-2008年度高三物理10月份期中考试卷(第二次月考).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