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茶道与相关文化解析,中国茶道文化,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中国茶道与茶文化,茶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的茶道文化,中国茶道文化视频,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中国茶道文化精髓,简述中国茶道文化
* * 第九章 中国茶道与相关文化 一、中国茶道精神 1、儒家与中国茶道精神 1)儒、道、佛家茶道形式各异,但有共同点:和谐与平静 A、道家:老庄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及道家所作贡献 B、佛家:佛教中国化及其在茶文化中的作用 C、儒家: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 2)天人合一,五行协调: A、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 B、陆羽:《茶经》中,形式,器物和谐统一。 3)养廉,雅志与积极入世: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1)唐 卢仝 一碗喉吻润(22), 二碗破孤闷(23)。三碗搜枯肠(24),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25)五碗肌骨清(26), 六碗通仙灵(27)。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28)。蓬莱山(29),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30)。 2)茶礼: 作者简介: 卢仝(约795-835)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境贫困,刻苦读书,不愿仕进。曾作《月蚀诗》讥讽当时宦官专权。“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同时遇害。时年四十岁。有《玉川子诗集》。 注释: (22)喉吻润:喉中感到滋润。(23)孤闷:孤单烦闷。(24)枯肠:比喻才思枯窘。(25)不平:不公平。(26)肌骨:泛称身体。清:清爽。(27)仙灵:神仙。(28)腋:胳肢窝。习习:微风吹拂貌。 2、老庄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及道家所做贡献 1)天人合一与中国茶文化中包含的宇宙观: A、老子: B、庄子: 2)道家茶人与服食去疾: A、茶有助于空灵虚静的到家精神; B、修炼: 3)老庄思想与茶人气质:质朴,自然,清净,无私,平和 A、老子的清心寡欲与茶人廉洁之风 B、老庄的无限时空与茶人的阔大胸怀 3、佛教中国化及其在茶文化中的作用 1)佛道混同,佛玄结合时期的“佛茶”主要为养生、清思: A、佛教: B、刚传入中国: 2)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的出现使佛学精华与茶文化结合: A、禅宗:坐禅,静虑 B、慧能对禅宗的贡献:“顿悟”,“相对论”,“佛在心内”,等 C、对茶文化贡献: 推动饮茶之风;植茶圆,建茶山;创造饮茶意境 二、相关文化: 1、茶联 2、中国文人与茶诗词: 1)历史渊源: 在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中,涉及茶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比比皆是,可谓数量巨大、质量上乘。这些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在我国早期的诗、赋中,赞美茶的首推的应是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祖国山区孕育的奇产——茶叶。诗中云,茶树受着丰壤甘霖的滋润,满山遍谷,生长茂盛,农民成群结队辛勤采制。晋代左思还有一首著名的《娇女诗》,非常生动地描写了两个幼女的娇憨姿态和烹煮香茗的娇姿。 唐代为我国诗的极盛时期,科举以诗取士,作诗成为谋取利禄的道路,因此唐代的文人几乎无一不是诗人。此时适逢陆羽《茶经》问世,饮茶之风更炽,茶与诗词,两相推波助澜,咏茶诗大批涌现,出现大批好诗名句。 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当时杜甫年过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禄难沾,有归山买田之念。此诗虽写得潇洒闲适,仍表达了他心中隐伏的不平。诗仙李白豪放不羁,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诗中借浪漫而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的他又异常苦闷,成天沉湎在醉乡。正如他在诗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当他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饮“仙人掌茶”,虽年愈八十,仍然颜面如桃花时,也不禁对茶唱出了赞歌:“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俪芳津,采眼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中唐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白居易,对茶怀有浓厚的兴味,一生国下了不少咏茶的诗篇。他的《食后》云:“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诗中写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 以饮茶而闻名的卢仝,自号玉川子,隐居洛阳城中。他作诗豪放怪奇,独树一帜。他在名作《饮茶歌》中,描写了他饮七碗茶的不同感觉,步步深入,诗中还从个人的穷苦想到亿万苍生的辛苦。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1)唐 释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2), 采得金芽爨金鼎(3)。素瓷雪色缥沫香(4), 何似诸仙琼蕊浆(5)。一饮涤昏寐, 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 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6), 笑向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