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二十二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二十二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展示 命题探究
基础点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衣:“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中山装”“旗袍”与传统服饰并行。
2.食:出现西餐馆、面包房等,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西式建筑样式开始出现并逐步盛行。
4.社会习俗:“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成为新风尚,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多发端于通商口岸的原因
(1)通商口岸最早受到西方侵略,“西学东渐”的影响较早,也较为深入。
(2)通商口岸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比较小。
(3)通商口岸人员混杂,流动性强,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受到严重冲击,个性比较自由。
二、新中国的社会生活
1.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1)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2)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物质生活:国家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总体生活水平低。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主流。
2.改革开放以来
(1)衣: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到五彩缤纷,款式多样化。
(2)食:1987年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菜篮子工程”丰富了餐桌。
(3)住:住房状况得到空前改善,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
(4)风俗习惯:休闲方式多样化及新风尚的形成。
近代以来社会生活演变的四大阶段
重难点1.近现代国人服饰变化
阶段 表现 服饰特征 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前 男:长袍马褂女:旧式旗袍拘谨、宽大、保守 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男: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新式旗袍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 男:中山装、列宁装、军装、干部服女:列宁装、连衣裙、军装政治色彩浓烈、朴素单一 巩固独立、阶级斗争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 异彩纷呈 美观大方、彰显个性、色彩鲜艳、款式多样 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多元社会 2.要语背诵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
(2)中国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3)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有: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政府的政策等。
(4)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时尚体现出统一性的特点,受政治生活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后,生活时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受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影响较大。
1.思维辨析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完全取代中式服饰。( )
(2)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
(3)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民国时期的社交礼仪发生重大变化。( )
(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各地区之间是比较均衡的。( )
答案 (1)× (2)√ (3)√ (4)×
2.选择:下列服饰中,具有中西合璧特点的是( )
①中山装 ②长袍马褂 ③旗袍 ④西装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3.思考: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试答:
提示:(1)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革除了蓄辫陋习。
(2)政府推动服饰改革,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
(3)政府废除跪拜等礼节,改革称呼、称谓,体现平等、自由。
(4)革除旧的婚葬礼俗,推动近代婚葬变革。
(5)倡导女权,提倡男女平等。
[考法综述] 高考可能会考查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强调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命题选材可能是文献、民谣、图片等。
命题法 考查新中国的票证 典例 下列组图呈现的是北京市民曾经使用过的票证。这些票证的出现,说明我国当时( )
①实行计划供应体制 ②日常生活用品短缺 ③购销矛盾非常突出 ④城乡差别逐步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凭票供应表明了我国实行的是计划供应体制,故①正确;凭票供应表明了物品的短缺,故②正确;凭票供应反映了供需矛盾,也就是购销矛盾非常突出,故③正确;④从图片中反映不出来,排除。答案为A。
[答案] A
【解题法】 解决新中国的票证问题的一般思路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须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粮票、布票等购买凭证,这就是“票证”,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广大居民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它开始于1953年的“一五计划”时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商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高二第二学期开学考试.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评(一)英语.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评(一)语文.doc
- 2017届南安一中高二年下学期期初英语考试1试卷.doc
-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一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一考点三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一考点二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一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doc
-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七考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等国的殖民扩张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七考点二 两次工业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