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润滑油添加剂基础知识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添加剂分类 清净分散剂——T1XX 清净剂:具有高碱性,可以持续中和润滑油氧化生成的酸性物质,同时对漆膜和积炭具有洗涤作用。 常用清净剂类型: 磺酸钙:如T106 硫化烷基酚钙:如T115B 水杨酸钙:如T109 添加剂分类 清净分散剂——T1XX 分散剂:其油溶性基团比清净剂大,能有效地屏蔽积炭和胶状物相互聚集,使其以小粒子形式分散在油中,防止堵塞滤网。 最常用分散剂为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 单挂丁二酰亚胺,T151 双挂丁二酰亚胺,T154 高分子量丁二酰亚胺,T161 添加剂分类 抗氧抗腐剂——T2XX 最常用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如T202、T203,是一种多效添加剂,具有抗氧、抗磨、抗腐作用。 由于ZDDP含磷元素,对汽车尾气转化器中三元催化剂具有中毒作用,发动机油中ZDDP的用量现受到较大限制。 添加剂分类 极压抗磨剂——T3XX 极压抗磨剂在金属表面承受负荷的条件下,防止金属表面的磨损、擦伤甚至烧结。 极压抗磨剂一般具有高活性基团,在局部的高温高压下,能与金属表面反应形成保护膜。 常用极压抗磨剂类型: 含氯极压抗磨剂,如氯化石蜡T301 含硫极压抗磨剂:如硫化烯烃T321 含磷极压抗磨剂:如磷酸酯T306 添加剂分类 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T4XX 通常含有极性基团,通过极性基团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吸附膜,阻止金属相互间的接触,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 早期多采用动植物油脂,故称油性剂,其它某些化合物也有同样性质,目前把能降低摩擦面的摩擦系数的物质称为摩擦改进剂。 常用摩擦改进剂类型: 油脂型,如硫化棉籽油T404 有机磷型:如膦酸酯T451 有机钼型: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T462 添加剂分类 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T5XX 抗氧剂可以阻止或减缓润滑油的氧化变质,提高其使用寿命。 常用抗氧剂类型: 酚型:如T501、T512 胺型:如T534 金属表面对润滑油的氧化会起到催化作用,通过金属减活剂与金属表面作用,屏蔽其催化作用,同样能起到抗氧化功效。 常用金属减活剂类型: 苯三唑衍生物:如T551 噻二唑衍生物:如T561 添加剂分类 黏度指数改进剂——T6XX 主要为了改善润滑油的黏温性能,提高其黏度指数。 评价粘指剂的主要指标:剪切稳定性和稠化能力。 常用粘指剂类型: 聚甲基丙烯酸酯(PMA):如T602 乙丙共聚物(OCP):如T614 聚异丁烯(PIB):如锦州精联JINEX6130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HSD):如锦州精联JINEX9900 添加剂分类 防锈剂——T7XX 防锈剂分子结构的特点:一端是极性很强的基团,具有亲水性质,另一端是非极性的烷基,具有亲油性质,其极性基团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阻止腐蚀介质与金属表面接触起到防锈作用。 常用防锈剂类型: 磺酸盐型:如T701、T705 羧酸型:如T746 有机胺和咪唑啉型:如T703 添加剂分类 降凝剂——T8XX 润滑油的容易凝固是含有石蜡,降低凝固点的方法:深度脱蜡或添加降凝剂。 降凝剂的作用机理是与石蜡形成共结晶,改变石蜡晶体的大小和外形,不易形成网状结构,起到降低凝固点的作用。 常用降凝剂类型: 烷基萘型:如T801 聚甲基丙烯酸酯型:如T814 聚α-烯烃:如T803 添加剂分类 抗泡剂——T9XX 抗泡剂一般以微小粒子形式分散在润滑油中,与气泡表面作用降低气泡的稳定性,达到抗泡或消泡作用。 抗泡剂的加剂量一般很低,少则几个ppm,最大不超过0.1%。 常用抗泡剂类型: 硅油型:如T901 非硅型:如T912 复合抗泡剂:如T921 添加剂分类 破乳剂——T10XX 油品乳化会降低其润滑性、促进油品氧化,并加速金属部件的锈蚀。 破乳化性能是与水接触的一些工业用油如工业齿轮油、液压油和汽轮机油等很重要的性能之一。 破乳剂也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常用的破乳剂有T1001(胺与环氧乙烷缩合物)。 复合添加剂 复合剂是根据油品使用性能要求将各种功能性添加剂按优化比例掺混在一起的组合物。 复合添加剂便于使用和销售,国内外绝大多数润滑油采用复合剂生产。 复合添加剂 复合剂的生产:调合温度60~70℃,严格计量,注意加入顺序(磺酸盐不能单独与无灰剂在一起),混合均匀。 降凝剂,粘度指数改进剂一般不加在复合剂中,需在调油时加入,抗泡剂也可加入复合剂。 复合剂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性能/价格比,添加量。 复合添加剂 国内调油所需复合剂大部分依赖进口,特别是高档产品。 国内主要能生产一些中低档的内燃机油、齿轮油及抗磨液压油复合剂。 汽油机油复合剂:如T3002(SJ级)、T3001(SE/SF) 柴油机油复合剂:如T3151(CF-4级)、T3141(CD级) 齿轮油复合剂:如T4204 抗磨液压油复合剂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