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坊 弄堂里的时髦商业区田子坊 弄堂里的时髦商业区.doc

田子坊 弄堂里的时髦商业区田子坊 弄堂里的时髦商业区.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田子坊 弄堂里的时髦商业区田子坊 弄堂里的时髦商业区

田子坊 弄堂里的时髦商业区   导语:田子坊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招商方案、没有正式的管理者和保安,甚至连水、电、煤气都不符合商业使用标准—一群小人物凭什么创造了上海最时髦的商业区?   2004年11月,周心良成了田子坊里第一户把自家住屋租出去做商铺的居民。他原本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的艰难生计,没想到最后竟推动“田子坊”变成了商业区。   周心良的家所在的二井巷正是从210弄通往其它几条弄堂的必经之路,也是距离田子坊一期最近的民宅。他从新疆回上海后没有固定收入,只靠政府发放的每月300元艰难度日。迫不得已,他考虑把自己居住的小窝租掉。第一位租客是服装设计师一慧,租下了他居住的底楼客堂间和天井,一租就是将近两年。这间32平米的不带卫生间的老房子为他带来了每月3500元的租金收入,这已经不止是救命稻草了。同时,他花1000元租下了楼上邻居家空置的厢房。这样,每个月他就多了2500元纯收入。   从此以后,这位新疆返沪知青和文化商人吴梅森站在了同一边。后者当时已经被打浦桥街道请来做为“田子坊总策划”。   田子坊从2000年就存在了,当时仅有两处厂房出租给艺术家、设计师,被赋予了“艺术”的气息。2004年,这块区域差点被拆除,规划方案都已经做好了,将来要造的商务楼模型都已经被开发商放到展示厅里了。吴梅森向政府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这是他在国外时经常接触到的东西。复旦大学的厉无畏教授以田子坊为主题,写了一篇关于创意产业的论文;作为最早入驻田子坊的艺术家之一,陈逸飞也曾为保留这个地方而奔走活动,最终政府总算被创意产业的概念打动了,让这块连带着艺术区和居民区的地块暂时保留了下来。   但田子坊仍然有可能被开发商看中、拆掉。要让这个地方的地位稳固,光靠210弄是不够的,田子坊需要向西面的居民区扩张。吴梅森管理的只是这条弄堂里的一些物业,他能做的事情就是当有商家需要时,试着帮他们接洽附近的居民,促成他们顺利租下房子。   吴梅森当时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这种做法其实是正在把田子坊推向商业区的路上,他的初衷不过是为了要保护这一片“艺术区”和那些艺术家。   周心良就是在这个时候把房子租出去的,他直接享受到了吴梅森奔走带来的好处。为了保证自己赖以生存的房子不被拆掉,就要保证田子坊的规模,就得想办法让更多人像自己一样成为房东。他在家门口放了块牌子,上面写着“田子坊义务中介”,帮想要把房子租掉的居民找商家,也帮想要租房子的商家找愿意出租房间的居民。“这是完全不收费的,我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做成功了大家都得益。”周心良说。   这对周心良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但对他的租户一慧来说,要坚持下去并不容易。115弄当时只有这一家独守,服装设计工作室开了半年之后,才有第二户商家入驻。其实,当时就连210弄的生意也算不上红火。7号院1室的Up’s咖啡馆是在2005年春天开张的,老板张晓阳记得那时的状况:每个月的收入虽然不至于亏损,但也赚不到太多。和现在客人常常要等位子或者拼桌才能坐下、有些座位需要预定的情况相比,那时候店里的气氛从早到晚都很悠闲,客人不会坐得满满当当,做包场的价格也不高,但他相信田子坊的前景会很好。   直到2005年,所谓“田子坊”也还仅限于泰康路210弄的那些老厂房。一些艺术家工作室、几家独立设计师品牌店和几家咖啡馆组成了这个当时还强调其“艺术区”身份的地方。   2006年,高扬—现在自称为“独立开发商”—出现了。   高扬和这片弄堂的渊源太深了。他的外公、著名画家汪亚尘在1920年代中期就住进了这个地区,是这里最早的居民之一。高扬在这里长大,到1970年代末去了美国,等他再回来定居时已经是2004年了。他卖掉了祖屋,在思南路的楼盘买了新房子,每天要穿过这些弄堂才能到达健身馆。   和吴梅森、周心良不同,高扬察觉到了这片熟悉的弄堂透出了以前从没有过的商机。   “虽然那时候弄堂里还横七竖八地停着自行车,公共厕所也像所有老居民区的一样散发着气味,已经开着的店生意也不火。但我觉得有生意可做。这地方外国人应该会喜欢。”高扬开始考虑在弄堂里开店。朋友们以为他在开玩笑。“他们觉得很奇怪,这种居民区开店怎么会赚钱,谁会特地跑进来买东西呢?”高扬心里的答案是,外国人。   他的外国朋友们的反应让他更确信了这一点。“我又带了一帮外国朋友来弄堂里看,他们一看就很喜欢,‘这多有情调啊’、‘这才有意思嘛’。对外国人来说,这种原生态的、和居民生活掺杂在一块儿的商业区才是真正有吸引力的。”   他看到了这个机会,把田子坊进一步推到了商业区的路上。   高扬觉得,之前那几年生意不够红火,是因为田子坊经营的东西都太洋气了。“这样的区域,一开始总是要做外国人生意的。就像我们不会赶到美国去听京剧一样,外国人也没必要跑到上海来看他们老家已经有的作品。所以,我们要做那些吸引外国人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