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五力模型的中国汽车行业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五力模型的中国汽车行业研究.doc

基于五力模型的中国汽车行业研究   [提要]中国是一个汽车大国,作为国民经济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我们有必要对该行业竞争情况做一个分析。本文在概括五力模型基础上,运用五力模型基本理论,分析汽车行业现状。   关键词:汽车行业;五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7月14日   一、五力模型概况   五力模型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79年创立的用于行业分析和商业战略研究的理论模型。发表于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该行业分析模型,他认为现有厂商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顾客的议价能力这五大竞争力量,决定了行业的吸引力,并指出企业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二、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2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23亿量,占到全球汽车保有量的1/10。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达到了1,800万台,2012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900万辆,再次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本土的汽车品牌实力还很弱,另外更重要的是,自主品牌的产品技术研发、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中度等方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和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总体来说,中国汽车产业应该说是发展与挑战并存的。   三、运用五力模型对中国汽车行业进行分析   (一)现有厂商之间的竞争。行业内现有厂商之间往往是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的关系,按照波特教授五力模型说法,行业内企业的竞争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   1、行业内企业的数量和力量对比。一般来说,行业内厂商的规模彼此越接近、数量越多,则内部的对抗与竞争就越激烈。中国汽车行业现有厂商数量众多,超过100家,同一汽车厂商旗下又有不同品牌,就拿中国的本土企业集团来说,比如吉利旗下就有全球鹰、英伦、帝豪。外资集团旗下品牌就更加数不胜数了。   2、行业市场增长速度。从目前来看,从2000年的不到200万台,到2012年的1,900万台,增长1,640万台,年均增长率近30%,但是2012年的汽车市场增长率只有4.3%,为近十几年来增长速度最低的,不得不说,近期中国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面对这种局面,厂商产能过剩的问题导致企业不得不降低价格或采取其他策略,从而引发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   3、行业内企业的差别化程度。汽车企业相对来说,差别化较大。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产品的品牌,顾客对于品牌的忠诚度是汽车企业最大的差别和竞争力所在;产品质量的差异也对顾客的选择有较大的影响,相对来说,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车型的产品质量要相对于自主品牌高一些;除此之外,价格和售后服务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企业对顾客的吸引力大小,相对来说自主品牌的价格更有优势,而售后服务质量相对来说合资品牌更强。   4、固定成本。若行业具有非常高的固定成本,企业为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势必采取增加产量的措施,结果往往导致价格迅速下跌。一般来说,合资品牌由于其良好的品牌效应以及出色的销售业绩,往往库存较低,可以有效地分摊其固定成本。   从现在来看,汽车行业内的企业,尤其是自主品牌企业都对本身的市场地位不满意,纷纷发起了从低端向高端市场的延伸。   (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潜在进入者是否会真的进入到这个行业,取决于其对行业壁垒的认识。如果行业壁垒越高,则对潜在进入者来说,其进入的难度就越大,对现有竞争者来说压力就越小。   1、规模经济。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的行业,英国经济学家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两人就对汽车工业的规模经济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在达到一定产量之前,单台车的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急剧的下降。相对来说,现有厂家利用规模经济,其成本基本已经降至很低,潜在的进入者要想降低成本到极低的程度,是非常困难的,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汽车行业的壁垒较高。   2、资金需求。在这里的资金需求指的是进入该行业所需要的投资以及风险。相对来说,汽车行业的初始投资较高,主要包括机器设备费用、土地、劳动力、建设工厂的费用、研发等等。一个基本规模和功能的汽车厂也需要7,000万元左右才可能建设成功并开始生产。   3、政府的政策法规要求。从目前来看,中国政府对于汽车行业有着严格的投资审批制度和目录管理制度,从而形成严格的政策性准入障碍。   另外,政策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如尾气排放要达到国Ⅳ标准和绿色技术法规。另外,从2011年开始,原针对于排量1.6L以下车型的节能补贴标准,也从之前的每百公里油耗不超过6.9L提高到了6.3L的标准,对潜在进入者来说无疑就是有了更高的技术标准。   4、技术。汽车行业,相对来说是一个技术较为复杂的行业,全车几万个零件如何使其能够很好地组合在一起,不出问题,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困难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