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工具书作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工具书作业

中 文 工 具 书 论 文 姓名:鲁静 学号:11090174101 学院:新联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11级 关于信阳毛尖历史渊源的考证 摘要:信阳毛尖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前列。本文根据古代、近代及现代文献记载,对信阳毛尖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历程予以考证。 关键词:信阳毛尖 历史由来 发展 茶经 一、关于信阳毛尖的传说 民间流传的关于信阳毛尖的说法基本上有两种。一说它开始种在鸡公山上,叫“口唇茶”。这种茶沏上开水后,从生气的雾气中会出现九个仙女,一个接一个飘飘飞去,这口唇茶原始这九天仙女种的,她们怎会来民间种茶呢?这又得从鸡公山谈起,先前鸡公山没有名字。有一年,山上害虫成灾,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只神鸡,把害虫叼得一干二净,住了下来。它天天报晓,啼叫一声,响遍天下,因此人们就把这座山起名鸡公山。各种害虫再也不敢来这里逞凶了,鸡公山上从此鸟语花香、人间仙境。瑶池的仙女们羡慕人间仙境的鸡公山便向王母请求下凡一览。王母答应让她们下凡,但只有一条,不能产生邪念。王母爱喝茶,对司管仙茶园的九个仙女另眼相看,便让她们首批离开了瑶池。九仙女来了后决定办件好事,给鸡公山六个纪念。于是就姐妹化作画眉鸟,回到仙茶园衔来茶籽,交给山脚下一片竹林里的茅屋人。这里住着一个叫吴大贵的书生,夜里一个仙女托梦说鸡公山水土好适宜种茶。在仙女的帮助下,吴大贵最终做出了新茶。茶是用仙女的口唇猜得,就叫“口唇茶”。 又有一说,在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人民在官府的压榨下长气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许多地方都绝户了。一个叫春姑的姑娘卡不再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越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河,最后他累得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躺在一条小溪边。这时,泉水中飘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立即神情目爽。她顺着溪流找到了救命的大树,摘下了种子。看管茶树的神农氏告诉姑娘,摘下的种子必须在10日内下种,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赶不回去,春姑伤心的哭了。神农氏见此景就将春姑变成一只画眉鸟。小画眉鸟很快飞到家乡,种下了树籽。这是,她的心力已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小画眉,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树叶,放进得了瘟病人的嘴里,病人马上就好了,从此以后,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二、我国古代关于信阳毛尖的历史记载 1、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固始县的古墓中发现了茶叶,据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信阳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 2、唐代时信阳毛尖已经成为朝廷贡茶,760—780年间,我国茶学家被世人称之为“茶圣”的陆羽在《茶经》中记载了当时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2个州郡,并划分为8大茶区,其中的淮南茶区就包括信阳一带。《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是其当时代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地推动作用。 《茶经》是唐朝的陆羽(733--804)创作的。《茶经》一问世,就成为人所至爱,被盛赞为茶业的开创之功。这本书中关于信阳毛尖的记载这这样的:“淮南以光州(今潢川、光山一带)上,益阳郡(今信阳市平桥区、浉河区)、舒州次,…….”。 唐朝关于信阳毛尖的记载除茶经外另有唐《地理志》再:义阳郡(今信阳平桥区、浉河区)上贡品有茶。唐代李肇《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 3、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苏东坡也曾赞叹道:“淮南茶,信阳第一。西南山农家种茶者甚多,本山茶色味

文档评论(0)

19840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