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家的归真思想的旅游生态旅游本质探析.docVIP

基于道家的归真思想的旅游生态旅游本质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道家的归真思想的旅游生态旅游本质探析.doc

基于道家的归真思想的旅游生态旅游本质探析   摘要:在山水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得以寄情山水,暂时在操心、繁忙、追逐中停顿下来,促使人对生活整体、生命整体、自我本身进行释放、审视、思考,使人真正地走向自由(听命于真正的自我),其核心精神与道家“道法自然”的精神一致,本文旨在探讨道家的归真思想对于探索现代旅游本质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道;道家;归真;山水旅游   Abstract: In the landscape of tourism activities, tourists can always focussed on landscapes, temporarily in worry, busy, in pursuit of the pause, urge a person for the whole of life, life overall, self release, review, reflection, so that the people truly to freedom (subject to the true self), its core spirit and Taoist Tao follows consistent spirit natural,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Taoist thought for exploring the essence of tourism to modern significance.   Keywords: Tao; Taoism; nature; Landscape Tourism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本相互疏远的世界逐渐变为一个地球村,一方面,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但丰富的物质消费、社会权利和社会角色的外在刺激,无限制地激发人们的物质欲望,使得人逐渐忘失自己的自由人类的本来面目。在这种状况下。旅游成为探索和体验人生意义、寻求真实自我的良药之一。 对一般人来说,旅游最容易实现,也最容易获得直接的体验。尤其是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得以寄情山水,暂时在操心、繁忙、追逐中停顿下来,得以亲近自己“所自从来”的大自然。   “道”:“道路”与“在路上”   道字本义是供行走的道路,又引申为三才(天地人)万物共由之路。“道”是老子、庄子思想最核心、最基本的概念,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庄子是老子思想最好的继承者和阐发者,其“道”论主要的内涵,与老子基本一致。   在不同的地方,“道”的意义不尽相同,它除了作为化生万物的本源而具有起源论哲学色彩外,还具有自然、社会、人事关于对立和矛盾运动规律的思想。但正如老子西方的追随者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道”的“原本的” 或“真正切身的”含义就是“道路”。只不过,这里所指的“道路”不再是我们日常语言中所单指的连接物理空间中两个点的路径,它“只能被理解为纯构成的、引发着的湍急之道路。”因而具有更为深刻的含义。据《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是“混成”、“周行”、“逝”,“ 远”、“ 反”,不是静止的、现成的被摆放在那里的“实体”或者“规则”,而是永远在一种行进、生发、构成的状态之中。    “道路”之“道”对于我们理解旅游之“在路上”提供了一种深入其人文内核的参考坐标。旅游并非如我们向来所认为的那样,是可以略浮过去、可有可无、无严肃意义的生活内容,而是在人类深层本性中有其根源、且本身蕴含严肃追求的生活空间。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所谓:“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一切的劳作、一切有所欲求的功利活动,仅仅是指引向“休闲”的途径,充其量只是工具,而“休闲”则直接与真正的幸福、人生的意义相关。旅游作为一种突出的“在路上”的休闲方式,可以称之为一般人群“形而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让普通人摆脱日常生活中技术、规则、功利、情感牵绊的束缚,对自由、真实的自我、自我本来面目的体认成为可能。“道”是万物的生发、也是向本源的回归,是在“周行”的“道路”上,人依于“道”,真正的人生应该“去甚、去奢、去泰”,功利的浮华与生命真正的价值无关,而应该回归朴实无华的自我本性;旅游的“在路上”,同样是在回归自由、真实自我本性的“道路”上,其作用在于人深层的精神世界:以旅游为代表的休闲促使人对生活整体、生命整体、自我本身进行释放、审视、思考,使人真正地走向自由(听命于真正的自我),其核心价值绝对与物质财富、科学技术无关,而在于“意义的世界”,“精神的世界”,使人的心灵归本、归真,从而有所安顿、有所归依。“道路”之“道”与旅游之“在路上”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