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调研考试试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调研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度下期段考语文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一) (二)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诘难/结束 匀称/称心 头晕目眩/扣人心弦 B.荟萃/纯粹 栖息/休憩 鲜为人知/屡见不鲜 C.禅让/赡养 提挈/惬意 妇孺皆知/温文儒雅 D.炽热/奢侈 瑰丽/皈依 引吭高歌/不卑不亢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提炼 水蒸气 惟妙惟肖 大声疾呼 B.气概 座右铭 断璧残垣 闲情逸致 C.松弛 萤光屏 义愤填膺 不可思义 D.藉贯 度假村 随声附和 莫衷一事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陇海体育场内座无虚席,每到比赛精彩之处,观众席上就会爆发出高分贝的欢呼声。 B.《河南青年》杂志从2012年1月起改头换面,以充分彰显“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C.“低碳”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并逐步成为生活新时尚。 D.现在的郑东新区街道宽敞,立交桥一座接一座,高楼大厦俯拾即是,可以说是一座全新的现代化城市。 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此文和课本中《社戏》《藤野先生》《雪》等小说都选自《呐喊》。 B.《战国策》是西汉末期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即出自此书。 C.法布尔的《昆虫记》除了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D.罗曼·罗兰在他的《名人传》里赞美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他说他要把伟大的心灵献给受苦受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 古诗文默写。(共9分)   (1)马作的卢飞快, 。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一词中集中抒写守边将士思乡忧国之情的句子是 , 。 (4)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以小景写大景,把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描摹得恢弘阔大;杜甫《望岳》中的“ , 。”虚实相映,突出了泰山的秀美和高大。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一(只填序号)(3分) “千年寿纸,万载存真”,因为采用了特种材料和传统手工技艺,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 ②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③宣纸具有抗老化、防虫蛀、耐久藏等特点 ④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 近年来,“不能榆在起跑线上”“不能输,不能等,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经过训练的孩子,知识和技能大大超过了没有训练的孩子”等观点,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幼儿园小学化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材料二 今年两会的教育热题之一是学前教育。当前学前教育的问题一方面是供不应求,另一个方面就是应试倾向,幼儿园“小学化”。群众对此反应强烈。笔者意识到,发展学前教育,一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二要向公众普及对学前教育的正确理解,以避免不再走弯路。 材料三 ⑴请概括出前两则材料的共有信息。(2分) ⑵材料二中画线句有一处错误,请修改。(2分) 二要向公众普及对学前教育的正确理解,以避免不再走弯路。 修改建议: (3)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材料三中画面的内容,并谈一点自已的感悟。(3分) 二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