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九年级历史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学案.pptVIP

集体备课九年级历史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学案.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使者之一——阿拉伯人 你认识它们吗? 阿 拉 伯 数 字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由于阿拉伯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接合部,所以,它同时吸收了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亚非古国文化的养料,形成了兼有东西文明特征的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帝国在许多地方都设有专门的天文学研究机构。阿拉伯学者制造了不少比较精密的天文仪器,这些天文仪器直到16世纪还为欧洲所利用。阿拉伯的天文学者辈出,花剌子密、白塔尼、科尔多瓦的马吉里提等。 医学 拉齐斯(864—932)?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医学家、化学家。早年承家学研读《古兰经》和教义学,后在巴格达智慧馆名师指导下钻研医学、数学、哲学和炼金术,爱好音乐和文学,精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他曾先后任赖伊和巴格达医院院长及宫廷御医,并从事学术著述。因他医学成就卓著,被誉为“阿拉伯的盖伦”、“穆斯林医学之父”。? 辛巴达航海记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手工艺品 宗教 马可·波罗来华背景 (2)东西方陆路交通大开 马可波罗于1271年随其父、叔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越帕米尔,来到东方。 马可·波罗在华经历 (1)学习中国语言 (2)受皇帝赏识做官 (3)受皇帝之命巡游中国 各地、出使亚洲一些国家。 ?它“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 ———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芬奇在欢迎我国参加马可·波罗东游70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时如是说。 “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 马可波罗描绘的中国元朝版图 《马可·波罗行纪》向西方展示了迷人的东方文明,介绍了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富有,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好往来。 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 还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中意友谊源远流长 2004年10月马可波罗34代孙帕多莱基亚先生来西湖“祭祖 ” 使者之二: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17岁时随其父前往中国。在中国得到忽必烈的赏识,为大汗效力。其职责主要是到各地视察。17年后从海路回国,留下了亘古名著《马可·波罗行纪》,为世人所称道。 (1)蒙古帝国已经建立 马可·波罗1275年5月至上都,得元世祖忽必烈晋见与信任,又与太子真金友善,礼遇优厚,委以官职,任职17年。 马可·波罗东来→中国(元朝) 马可·波罗东来与西回路线 泉州 1275 1271 在华的17年间,马可波罗居住在元大都,他在中国经商,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直到1295年,马可波罗才回到了故乡。由於他经常向人们提起那个繁荣强大的东方帝国,动辄以百万之巨的形容词来描述它的富足,所以威尼斯人戏称他是“百万先生”。 公元1271年出发——1295年回归 (3)元朝国力强盛、交通方便、对外政策开明 福建泉州港岸边的马可波罗像 一段无聊的铁窗生涯, 一本改变了世界的旷世奇书。 马可波罗回到家乡的第二年,威尼斯与热那亚爆发了一场贸易战争,在海战中被俘的马可波罗进了热那亚监狱,在监狱中他结识了一个名叫鲁斯蒂谦的作家,为了打发狱中的无聊时光,马可波罗将自己在东方游历的见闻口述给后者笔录,两年后成书,最初的名字叫《寰宇记》。 《马可·波罗游记》 1298年,马可·波罗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狱中口述东方见闻,由狱友鲁斯蒂谦笔录成书,名为《马可·波罗行纪》,成书之后广为流传,使得西方人得以了解东方之富庶,文化之发达,并对以后新航路开辟有所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印度一个国王“项上戴环,全饰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及其他宝石之类……胸前项下,悬一丝线,串大珠104颗与红宝石数粒。……臂上亦带三金环,全以重价珍珠宝石为饰;腿上,甚至脚趾亦然。因是国王所带之黄金珍珠宝石价值连城。此事不足为异,盖其所藏甚多,兼为国中之所出也。” 马可眼中的东方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桅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日本“亦饶有宝石珍珠,珠色如蔷薇,甚美而价甚巨,珠大而圆,与白珠之价等重。” 1299年,马可被释放,这本书也随之风靡了整个欧洲,自从1477年,第一个印刷本问世后,至今全世界已有130多种译本. 受马可波罗及其《游记》的影响,许多探险者为了寻求东方的财富开始了远航,哥伦布就是其中之一。至今在西班牙基维利亚市的哥伦布图书馆还藏有一本拉丁文本的《马可波罗游记》,上面写满了哥伦布的注释与批语,这本书伴随哥伦布走完了地理大发现的全过程。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