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后王.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后王

法后王 目录简介 关于法后王的论述 提出一个新视角 孔孟政治理论的缺陷与遭遇 “法后王”在荀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实质 简介 关于法后王的论述 提出一个新视角 孔孟政治理论的缺陷与遭遇 “法后王”在荀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实质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荀子所谓的“后王”既不同于其所谓“先王”,也异于孟子所谓的“先王”,学术界一般把荀子的历史思想概括为“法后王”,使之与孟子的“法先王”相对立。其实,荀子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不仅“法后王”,而且也“法先王”,是后王先王并法重者。   “先王”观念的形成以历史人物为摹本,凝聚了历史人物的一切智慧和才能,不是在现实层次上而是在理想层次上进行的,这是理解荀子先王特点的关键所在。 ?? 荀子 荀子所谓“后王”,是对当时理想人君的理想化描述,在“后王”身上,凝聚了新时代发展的一切要求,“后王”成为礼法、王霸、义利……等品质的表征,荀子的“后王”与“先王”一样,也是在理想层次上而非现实层次上来表述的。   与先王相比,荀子更注重“后王”所表征的价值和意义,荀子汲取先秦诸子的合理成分,适应了社会形势的发展,提出了义利并重,王霸兼施,礼法兼尊等一系列主张,较之孔孟儒家,商韩法家,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而“后王”作为理想人格的化身,正是义利、王霸,礼法等思想的综合体现,“法后王”象征着历史的进步,荀子正是通过“法后王”来阐明自己进步的历史观。 编辑本段关于法后王的论述 提出一个新视角   最早评论荀子“法后王”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六国年表》中说:“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1](第686页)以“后王”为“近当代之王”。后治《荀子》者既少,遂千年而无评说。至唐杨倞为《荀子》作注,解“后王”与司马迁同。此后至清代,多无异义,由此讥荀子者有之,赞荀子者有之,但都以为其“法后王”为近时之王。到清代开始发生变化,刘台拱、汪中、王念孙、俞樾等始以“后王”为“文武”[2](第80页)。而章太炎则以为“后王”为“孔子”[3](第7页)。现代学者中童书业[4](第194页)、金德建[5](第208页)、章诗同[6]等都认为“‘后王’就是当世之王”;侯外庐[7](第577页)、冯友兰[8](第365页)持“后王”为“文武”说。   以上两说是解说“后王”的意见中影响大者。另外还有一些说法,如刘师培说,“荀子所言后王,均指守成之主,非指文武言也”[9](第52页)、廖名春[10]赞同此说,认为荀子的“后王”是指周代的成王、康王为代表的西周盛世的‘守成之君’”其中包括周公。因此,荀子的“法后王”思想具有“主观上的法古,客观上的重今”的双重意义。王杰又撰文认为,荀子所谓“后王”,是对当时理想人君的理想化描述,而非现实中的具体君王[11]。历代学者基于各种理念、并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对荀子的“法后王”提出了诸多见解,进行了丰富的论证。但一个重要而显然的研究思路却偏偏未被学者们提到,那就是从儒家强烈的入世性格出发,认识荀子时代儒家思想内在的需要,并进而弄清荀子“法后王”的真意。由此本文想提出这样的观点: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由于时代的局限与思维路向的原因,趋向于以周朝礼乐制度为社会理想,以道德自律、道德教化为改造社会的手段,而缺乏对社会现实及人性现实的冷峻的思考,被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不为现实政治所接纳。但根源于儒家思想深层的救世济民的理念,必然要求后来的儒者强化儒学的现实性与在政治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荀子之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要求的呼唤中出现的,荀子“法后王”就是对儒学发展要求的一个切实的回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后王”毫无疑义地指“当今之王”或“近世之王”,亦即那些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中变法自强的帝王,“法后王”就是要取法当代之王那些在现实政治中产生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的措施与方略。让儒家理想与切实可行的制度结合起来,把外在制度的匡正作用与孔孟的自律、教化作用结合起来,引导人们走向君子人格,走向安定的社会。荀子探索出了儒学与政治的契合点,并由此开辟了通向政治实践的巷道,从而在汉儒那里发扬光大,获得独尊之位,进而成为两千年来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与指导思想。 孔孟政治理论的缺陷与遭遇   ——荀子思想的背景   春秋时期,周代社会旧有的秩序开始崩坏,乱端渐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这样的时代,常常唤起人们对旧秩序的怀念,希望恢复到往日的安定秩序之中去,这是人类最朴素也最自然的一种思想。所以春秋时期出现的三大显学,无论儒家、墨家还是道家都表现出了对过去的留恋,复古倾向皆极为明显:孔子提出“克已复礼”[12](第131页),“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2](第65页);老子更深一层,他认识到维持周代社会秩序的“礼”本身就隐含着社会混乱的根源,于是又把理想的社会模式又推到原始的小国

文档评论(0)

laidem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