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新诗鉴赏上知识精讲 人教试验版.docVIP

高二语文新诗鉴赏上知识精讲 人教试验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新诗鉴赏上知识精讲 人教试验版

高二语文新诗鉴赏上知识精讲 人教试验版 一. 诗歌内容: 1. 对艾青《煤的对话》(1937年)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A. 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 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 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 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2. 下面对何其芳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941年12月8日 A.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叙事诗,诗人通过对“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等对象的歌唱,抒发了对少男少女们的赤诚之情。 B. 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但真正的主体是“我”。通过全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鲜明的形象,听到他深情的歌喉。 C. 最后一节,诗人用了一个绝妙的意象:“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使之与全诗起句的“歌唱”两相呼应。 D. 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充分显示了诗人在诗艺上的造诣之深。 3. 阅读郭沫若《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片断,作于1920年),选出对诗中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A. “炉中煤”是诗人自喻,活埋地下多年,今朝重见天光,决心燃烧自身,报效国家。 B. “年青的女郎”,既实指作者心中的恋人,也虚指晨光熹微的祖国。 C. “黑奴的胸中”“火一样的心肠”,强烈抒发了诗人眷恋祖国献身祖国的深情。 D. “你的殷勤”表达了作者对“五四”以后的祖国的一种期待心情,这是诗人抒情的出发点。 4. 阅读北岛《迷途》,对诗歌象征意义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线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下/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A. “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唤,“森林”象征遮挡于前进道路的障碍因素。 B. “蒲公英”象征一时迷途的同伴,我与同伴一起找到追寻的目标。 C. “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它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的理想。 D. “你”“眼睛”象征着深不可测的湖泊和清清一碧的湖水。 5. 阅读康白情《草儿》(1919年),指出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草儿在前,/鞭儿在后。/那喘吁吁的耕牛,/正担着犁鸢,/古着白眼,/带水拖泥。/在那里“一东二冬”地走着。 “呼……呼……”/“牛aaaa,你不要叹气,快犁,快犁,/我把草儿给你”。 “呼……呼……”/牛aaaa,快犁快犁。/你还要叹气,/我把鞭儿抽你”。 牛呵!/人呵!/草儿在前,/鞭儿在后。 A. 诗中的“草儿”对牛而言,是一种生存诱惑,而“鞭儿”则象征着一种威胁压迫,这是“牛”的主人软硬兼施的两手。 B. “草儿在前,鞭儿在后”这种矛盾、险恶的境遇,使人感到牛辛苦拉犁的悲壮,“牛”的主人隶使牲口的狡黠。 C. 牛这一形象其实就是在田野上“一东二冬”地艰难劳作的中国穷苦农民的形象 D. 诗人以悲天悯人的情怀,热情赞美以牛为代表的中国农民沉默坚韧的生命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6. 下面这首诗是闻一多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夭折而作。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