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鸿门宴上知识精讲 人教试验版
一. 本周教学内容:
《鸿门宴》(上)
二. 重点、难点:
(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一. 介绍时代背景,要点:
1. 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 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 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 “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二. 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 正音:
“王(wàng)关中”“说(shuì)项羽”
“好(hào)美姬(jī)”“为(wèi)击破沛公军”
2. 解释重点字词,疏通课文:
(1)“军霸上”、“王关中”
(2)“说项羽”
(3)“成五采”、“为(wéi)龙虎”
3. 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2)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项羽难容忍。从个性特征来说,项羽不“怒”,他不是项羽。
第二段:
1. 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1)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2)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4)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 梳理课文内容
(1)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第一件事“项伯夜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
第二件事“张良献策”,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
(2)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人的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
三. 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 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玦”,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 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
3. 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二英语Module5 Unit1 Getting alone with others知识精讲 译林出版社.doc
- 高二生物周练5(至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doc
- 高二英语Module5 Unit2 environment知识精讲 译林出版社.doc
- 高二英语Module5 Unit2 environment(续)译林出版社.doc
- 高二英语Module5 Unit3 Science versus nature(续)译林版.doc
- 高二英语Subjunctive Mood 虚拟语气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
- 高二英语Unit 15 重要词组、词汇和句型 北师大版.doc
- 高二英语Unit 5单元知识综合辅导 冀教版.doc
- 高二英语Unit10 At the shop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
- 高二英语Unit10 Funny stories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