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doc

2015-2016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转变观念 传统观念向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转变将是根本的、深刻的,它会带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变。 观念 传统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念 ①发展观 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就成了衡量发展的一个标志 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用经济增长代替发展是片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②资源观   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要求人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 ③环境观 自然环境的价值往往被人们忽略 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重视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方式,以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④伦理道德观 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约束 处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也是必需的,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 ⑤消费观 鼓励消费,以刺激生产 生产时尽可能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 二、调整行业: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 三、加强国际合作: 1.目标:实现由传统模式向新模式即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 2.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坚持《21世纪议程》中保护地球“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改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改变损害环境的各种行为,尽快地恢复被损害了的环境,减少以至于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新损害。据此完成1~2题。 1.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包括可持续的、区别于传统观念的(A) ①发展观 ②资源观 ③价值观 ④环境观 ⑤消费观 ⑥伦理道德观 ⑦生育观 ⑧世界观 ⑨健康观 A.①②④⑤⑥ B.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⑦⑨ 2.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坚持(C) A.鼓励消费,刺激生产 B.多投入,多产出 C.多利用,少排放 D.不投入,不产出 2014年4月22日是世界第44个地球日。地球日是由美国人海斯等发起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世人的响应而推广的,主要意图是倡导可持续消费,选择绿色生活,善待地球。据此回答3~4题。 3.可持续消费意味着(C) ①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 ②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③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 ④节水节能、垃圾分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绿色生活可以包括(D) ①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②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③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④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⑤循环回收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 D.①②③④⑤ 3~4.解析:第3题,可持续消费指的是消费行为,①是生产行为,故C项正确。第4题,绿色生活方式应指一切有利于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 下图为“某地区夏季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可能位于(C)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地区 D.四川盆地 6.图中字母P、Q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 A.大豆和豆制品加工 B.棉花和纺织工业 C.水稻和米皮加工 D.油菜和油料加工 5~6.解析:第5题,图中P对耕地具有固氮作用,说明是大豆,同时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与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相符,故选C。黄土高原大豆种植较少,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夏季主要作物是水稻。第6题,依上题分析,P为大豆,而Q以大豆为原料进行加工,自然属于豆制品加工,故选A。 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7~8题。 7.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甲图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乙图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甲图模式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乙图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8.下列哪种生产方式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C) A.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 B.杭州研制成功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 C.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 D.海尔集团研制成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7~8.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甲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乙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第8题,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是C项。 9.电动公交车低碳环保、安静舒适,有利于减轻下列城市环境污染中的(A) ①噪声污染 ②光污染 ③水污染 ④汽车尾气污染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以油为原料的汽车会产生噪声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电动公交车不会产生上述污染。 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完成10~11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