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张瑞祥.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路在脚下-张瑞祥路在脚下-张瑞祥

路在脚下 张瑞祥 2012-06 人物简介:张瑞祥,人大附中2008届毕业生,2008年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8级本科生,2012年第八届学生五四奖章获得者,在数学领域取得多项国际国内奖项,学术研究成绩突出。曾被两次评为北京大学三好学生、一次评为北京大学三好标兵,获得过北京大学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廖凯原奖学金、北京大学星光国际一等奖学金、北京大学明德新生奖学金等。 毕业在即这一事实,难免时常勾起往日在这个园子里的种种记忆。纵观本科四年往事,想到光阴的巨轮就这样悄没声息而又大刀阔斧地改变着自己,有时也不免在更加怀旧的同时感到些微伤感。 如今一见到朝气蓬勃的学弟学妹们,总是很想坐下来好好和他们聊聊,从他们那里找回自己最好的时代的记忆,又能让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们走上捷径从而让这些经历有所贡献。不过有时也会转念想到,很多事情如果没有自己亲身的体会,是很难只听别人说话就获得大量能用于实战的经验的,这又使得一个合格的“经验介绍”的难度和艺术性大大加大了。后来仔细想想,既然亲身的体验如此弥足珍贵,那么不妨就来写篇文章记录一下自己珍藏心中的成长经历,也趁机纪念一下这逝去的青春岁月吧。 回首四年前,我带着一点好奇和一点迷茫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北大校园。虽然在中学的数学竞赛里战功赫赫,但是来到了大学的数学课堂里我很快发现,自己还是需要从头进行从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开始的现代数学殿堂之旅。在上大学之前,我几乎没有看过线性代数和微积分。而到了北大,周围忽然多了一圈早就看过不少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做过或正在做许多习题的同学们。这种情况重新唤起了我的紧迫感,我开始像中学一样把考试作为一种挑战,平时没事的时候就以大量的做题为主。现在想起来,这段懵懂的经历虽然花费了我很多的时间,但毕竟也为我积累了宝贵的基本功。 当时教我数学分析的是李伟固老师。李老师讲课十分幽默风趣,深受同学喜爱。他在第一节课就给了我们一句忠告:“多看书,不要没完没了地做题。”幸好我当时把这句话工工整整地记了下来并且一直将之奉为圭臬,这才算没有完全在做题的漫漫长路上迷失方向。我努力在读书的时候认真思考,弄清每一个步骤的逻辑,让所有细节都了然于胸,甚至找出了书上许多错误,有时会为自己找到的简单证明替代书上的并得意一整天。现在看来,那时在看书和做题的时候养成的这种在学习中乐于思考的习惯,也是十分有益的。 在这种“正常”的大学初期的生活节奏之中,我也开始注意到身边的一些同学。他们用行动在向我诠释着我想都没曾想过的学数学的方式。有些同学从许多课外书上吸取了教材中没有的不少知识,常常在和我讨论的时候能使我思路更加开阔;有些同学已经开始阅读数论和代数几何的相关入门书籍,使得我在旁观时总是充满好奇与不懂交织的复杂心情;有些同学常常和老师讨论数学和数学工作者的生活,也乐于阅读一些现代数学相关的科普著作,每当他们和我聊起天来,我总能听到许多陌生的数学家、陌生的学科的名字以及一些相关的故事,用一句流行语来说就是,我“虽然不知道他们是谁,这些学科是什么,但是听起来觉得好厉害”。 另一个让我对数学学习不断重新认识的地方,是高等代数课程的习题课堂。我的高等代数课程助教一直都是许金兴学长,他在习题课上总是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一些课本上没有但又很重要的相关知识,比如群和环的定义,比如同态,比如李代数,比如正合序列。我听得津津有味,觉得学到了许多课上没有学到的有趣代数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在助教的帮助下,似乎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些不同数学对象之间的联系,也朦朦胧胧地感到了现代数学大厦的宏伟与壮观。这个时候,我逐渐发现学习的知识容量越来越大,在课堂内外可以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慢慢地,我感到做题时间不够用了,于是就这样一边担心自己会不会学不好,一边就这样被迫减少了自己的做题量。不过马上又发现,这基本对考试没太多影响。也许基本功到达一定水平以后真的就不需要做太多题了呢,我这样想着,安下心来。 记得在大二刚开始的时候,沈才立学长(两届IMO金牌获得者)曾对我强调过大二是很重要的一年,用好它可以学到很多。有了这句忠告在心,我便打算好好利用这一年。不过这句话对当时毫无经验的我来讲,几乎只能是一句抽象的空话。大二的开始,除了上的课不同,习题课少了以外,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新的挑战也已经开始悄悄地走进了我的学习生活。 早就听说学长学姐们不断强调讨论班的重要性,我也就兴致勃勃地报了一个低年级讨论班(那个时候我们的条件还没有数学科学学院同学今天这么好,学院还没有系统地开设低年级的讨论班甚至诸如数学分析选讲这样的好课程,官方的低年级讨论班处于一种很零散地开设的状态,每年也就一两个)。 讨论班的教材叫做《酉表示与调和分析》,我则和多数成员一样,既不知道什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