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七章补虚药.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十七章 补虚药
概述
【药性特点】多具有甘味。
【功效】补虚
【适应证】虚证
【使用注意】
1.无虚勿补。误用补虚药有“误补益疾”之弊。
2.对证选药。分气血,别阴阳,辨脏腑,明寒热。
3.处理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避免闭门留寇。
4.顾护脾胃、整体调节。
5.注意服法用法及剂型。
【配伍】气虚常致阳虚,而阳虚多兼气虚;血虚易致阴虚,阴虚多兼血虚。故补气药和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往往相须为用。其次,应根据兼证的不同,进行适当配伍。
第一节 补气药
【药性特点】性味以甘温或甘平为主;少数兼具苦、寒。主归脾、肺经;少数药归心、肾经。
【功效】补气
【适应证】气虚证
人 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
【性能特点】甘而微苦,微温而不甚燥热,药力强大,为补气强身之要药。既善大补元气,治气虚欲脱;又善补脾肺之气,治脾肺气虚诸证;还能补气而生津、安神、益智,治津伤口渴、消渴、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主治病证】
(1)气虚欲脱,脉微欲绝。大补元气而为救脱要药。
(2)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3)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4)热病津伤的口渴,消渴证。
(5)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配伍】
人参配附子:人参甘温补气,力宏固脱;附子辛热回阳,补火救逆。两药相合,大补大温,益气回阳,治亡阳气脱效佳。
人参配蛤蚧:人参甘温善补肺气,蛤蚧性平补肺益肾。两药相合,补肺益肾而定喘嗽,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甚效。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生脉饮):人参性温补气,麦冬寒凉滋阴,五味子酸收敛阴。三药相合,
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为治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以及消渴所常用。
【用量用法】3~9g,宜文火另煎,对入其它药汤内服用。益气救脱可用15~30g。野生人参功效最佳,多用于挽救虚脱;生晒人参性较平和,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红参药性偏温,多用于气阳两虚者。
【使用注意】为保证人参的补气药效,服用人参时不宜饮茶水和吃白萝卜。因属补虚之品,邪实而正不虚者忌用。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皂荚,均忌同用。
【药理】又兴奋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学习记忆、抗休克、强心、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调节糖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以及使促性腺激素释放增加等作用。
党 参
【性昧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性能特点】甘补而平,不燥不腻,入脾肺经。补气之力逊于人参,对用于脾肺气虚之轻症。又兼生津、养血,可治津亏、血虚等证。
【功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主治病证】
(1)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2)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3)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
(4)血虚萎黄,头晕心慌。
【用量】9~30g。
【使用注意】本品虽性平,但为甘补之品,故实热证不宜用。
【鉴别用药】
人参、党参:均能补气生津,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肺气不足气短喘促,以及气津两伤的口渴等证。
不同:人参源于五加科,性微温而善大补元气,为治气虚欲脱第一要药;又善安神增智,治心神不安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
党参源于桔梗科,性平而补气力较缓,挽救虚脱虽非其所能,但却善补中气、益肺气;又兼养血,治血虚萎黄等证。由此可知人参力强,党参力薄,若以党参代人参用,则宜加大用量。
【药理】有调节胃肠功能、保护胃黏膜、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增加红细胞、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强心、调节血压、抗心肌缺血、改善学习记忆、抗菌等作用。
黄 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性能特点】甘温升补,入脾肺经,主以扶正气,兼能除水邪。既善补中气、升举清阳,又善补肺气、益卫固表,还能托疮毒、利水消肿。此外,通过补气又能生血、摄血、生津、行滞,治血虚萎黄、气不摄血之崩漏便血、气津两伤之消渴、气虚血滞之痹痛麻木和半身不遂等。
【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
(1)脾胃气虚之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脏器脱垂。
(2)自汗,盗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体结构与功能教案仅供参考.pptx VIP
- 物探报告范例.pdf VIP
- 三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模块一项目三任务三协助老年人进行口腔吸痰.pptx VIP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完整版2025年开学思政第一课.ppt VIP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写作载体与写作受体.ppt VIP
-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最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