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 北 大 学
研 究 生 考 试 试 卷
考试科目: 振动利用工程
课程编号:
阅 卷 人:
考试日期: 2011.12
姓 名:
学 号:
注 意 事 项
1.考 前 研 究 生 将 上 述 项 目 填 写 清 楚
2.字 迹 要 清 楚,保 持 卷 面 清 洁
3.交 卷 时 请 将 本 试 卷 和 题 签 一 起 上 交
东北大学研究生绪论 1
一、发展现状 2
1、“振动利用工程”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2
1.1提出了“振动利用工程”的概念 2
1.2构建了该学科的理论框架 2
1.3完善了该学科某些分支的理论 3
2、振动利用工程中的若干新工艺理论与技术 3
3、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在振动机械中的应用 3
3.1提出了惯性力项为非线性力学新模型 4
3.2提出了不对称的软式的分段线性的非线性的力学模型 6
3.3构建了带有间隙的滞回非线性的力学模型 8
3.4构建了振动机分段慢变与双参数慢变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10
3.5研究了大长度振动机弹性弯曲的理论 10
二、振动的应用状况 10
1、应用事例 10
①振动时效 10
②利用微振动的台阵记录研究浅部S波速度结构。 11
2、展望 16
绪论
振动利用工程是20世纪后半期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一门新学科。如何有地利用有用的振动和消除有害的振动是振动工程研究的两大方向和两个重要课题。振动利用工程所涉及的有关技术与工业生产及人类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例如利用海浪振动波动的能量发电等。
在社会与经济生活中, 人口的增长与衰减经济的增长和衰退等, 都可归纳为不同形式的振动, 对这些振动和波动现象进行研究, 找出其内在规律,并进行有效的利用, 将会对社会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振动控制工程方面, 目前也引起科技界的广泛注意与重视, 许多机械设计屡屡发生重大事故, 甚至是机毁人亡的事故, 例如, 某石化总厂转子因振动转子断裂, 事故损失达几千万以上。因此如何消除与减轻这些有害振动, 是振动控制工程研究的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
振动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在物质世界里,到处存在着振动。振动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类,自然界中的振动绝大多数是非线性的。
人类自身的许多器官也每时每刻都处在振动之中, 例如,心脏的搏动、血液的循环、肺部的张缩呼吸、脑细胞的思维以及耳膜的振动和声带的振动等, 这些无一不是人体对振动的有效利用。机器的振动;建筑物的振动;环境噪声等。
振动可分为有用振动和有害振动两大类
有用振动:很多机械设备为了提高工效都要利用振动,如冶金及煤炭工业中的大型振动筛,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振动压路机与摊铺机等 (振动压路机可使高速公路路面密实度由 90%提高到96%, 公路的寿命约可延长 20%以上, 每公里高速路费用为2000万元,100公里高速路可节约 4亿元)。
有害振动:如汽轮机、 大型离心压缩机、核电站主泵、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等重大装备,一旦出现不稳定的振动,轻则会影响工作效果和质量,重则会发生机毁人亡的惨剧(大同、秦岭、阜新三电厂20万kW机组毁机事故,每次损失都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一、发展现状
1、“振动利用工程”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振动与波是20世纪后半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目前还正处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该种技术与工农业生产联系十分密切,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能为人类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现今已成为工农业生产与人民日常生活必要的机制。
1.1提出了“振动利用工程”的概念
由于“振动利用工程”牵涉面很广,涉及的领域及其相关的学科较多,应用范围及其分布十分零散。因此,给它的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带来较大难度,这也可能是目前其他国家未能对这一学科进行系统研究与总结的主要原因。中国首先提出了“振动利用工程”学科的新概念[ 1] , 并进行了综合与总结。
1.2构建了该学科的理论框架
通过对“振动利用工程”的研究,将该学科划分为: 线性与近似于线性振动的利用、非线性振动的利用、波及波能的利用、电磁振荡原理的应用,以及振动与波在生物工程和社会经济领域及气象学中的利用等,为“振动利用工程”学科构建起了理论框架 ( 图1) 。
图1 线性与非线性振动与波的应用领域
1.3完善了该学科某些分支的理论
通过研究,对“振动利用工程”学科的多个分支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这些理论在作者撰写的6部著.图1线性与非线性振动与波的应用领域作及相关的300 余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