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倡导贤孝 构建和谐--漫话孝道文化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贤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孝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传统孝道盛行数千年,是一切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倡导孝文化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所蕴涵的家庭以及家庭伦理观念是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之一。所以,和谐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代际关系的和谐等等,与孝都有一定的直接关系。 孝道文化必须探讨孝的历史源流,开掘孝的本质,重建与新时期相适应的孝文化体系和孝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这是近来专家们的一致呼吁,也是孝文化所必须研究的课题。 我们国家需要孝道。要把国家治理好,经济搞上去,不仅需要依法治国,也需要以德治国。“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家庭美德中,头一条就是孝敬老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社会稳定。而孝,正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音符,调节家庭关系的一剂良药。 关于孝,辞海解释为“善事父母”并举例《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新书·道术》:“子爱利亲谓之孝。” 关于孝的辞目达二十几个,对孝道有所解释。如孝子———孝顺父母的儿子;孝敬———孝亲敬长;孝友———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孝子顺孙———孝顺父母、祖宗的人等等,都是在论孝道的。儒家所著孝经十八章,是专门论述孝道和提倡、规范孝道的。在国家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流传于甘肃、青海地区的民间说唱艺术贤孝列入其中,这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而且这种艺术形式的说唱内容主要是教育人们弃恶从善、表贤道孝、劝化人心,这就是一种孝文化的宣传载体。 在我国,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孝道故事,成为道德典范。例如汉代江夏(今湖北安陆县)黄香是一位孝敬长辈而留名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的他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上,用自己的体温驱走寒气,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新三字经》中赞道:“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 近代以来,由于反封建,误将孝道文化列入封建文化加以批判,特别是后来的社会受经济大潮的冲击,道德观念急剧滑坡,在一些家庭中孝道出现了危机,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李宝库所言:“在目前的家庭中,总的看,关心下一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关心上一代,却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以德治国也应该注意从家庭入手,从孝道入手,而后延伸到社会、国家。” 近几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孝文化的倡导和实践,把它提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中国历史上以孝道闻名的介子推在他殉难2640周年时,中央政府有关部门与山西省政府等十几家单位联合举办了2005年介子推中国介休绵山孝文化节暨全国中老年文化交流大会。 全国各地陆续创建了许多不同形式的孝道文化节,例如广东的岭南孝文化节、四川德阳的孝文化旅游节、河南荥阳贤孝文化节等等。这些孝道文化节日多与流传至今的二十四孝图或当地古代孝子典范人物有关。第五届中国德阳孝文化旅游节上,还对被授予四川省第二届“十佳孝子”、“优秀孝子”称号的20人进行了表彰。在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闻名的湖北孝感市要建造中华孝文化园,园内将建孝敬堂、孝文化馆,董永、黄香、孟宗3大孝子故事缩影建筑群等。 湖南岳阳在学生中开展孝德教育。与此同时,从2006年春节开始,我国首届中华慈孝系列活动也拉开帷幕。为了倡导慈孝文化,构建和谐社会,首都各界著名人士并向全社会发出了《感恩父母家庭和谐倡议书》。 从以上信息表明,倡导、重建中国的孝文化,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已经是刻不容缓,全社会应该行动起来,让贤孝道德成为一股社会新风、新时尚,刮进每个家庭,落实在每个人的行动上,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知孝 行孝 弘孝
中共巴州区委常委 宣传部长 王茂生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几千年来,它为维系家庭和睦、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把弘扬孝道文化上升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在思想上重视孝道文化,在生活中践行孝道文化,在工作中深化孝道文化,积极推进孝道文化建设,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
知 孝
?
什么是“孝”? “孝”字最早见于商代卜辞“孝”,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会意而成,意思是青年人扶着老年人。引伸为老少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辞海》的注释是:1 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亲;2 指丧居,如守孝等;3 指保育。这是孝最直接的意义。被尊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孝经》是“孔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