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重点)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 全球化趋势加快。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有利 影响 (1)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 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不利 影响 1)拉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 差距。 双刃剑 (2)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 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3)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风险增大。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一些跨国公司的不公平行为;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是如何对应经济全球化的? 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机遇:引进资金、技术、 管理经验、参与竞争 挑战:工业基础薄弱、 技术落后、竞争不利 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兴起 时间: 标志(领域): 核心: 特点 影响: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源于美国) 原子能、计算机、 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1. 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速度快)。 2. 科学技术的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范围广)。 3.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影响大)。 1.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 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3.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信息时代 * * 教师寄语: 教师寄语: 教师寄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两极格局 (美苏争霸) 一超多强(暂时) 多极化趋势 (未来)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A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B 它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英法 美国 苏联 损失惨重 位列首位 逐渐壮大 战胜国 战败国 损失惨重 二战影响: 二战后,欧亚两洲陆续建立起11个社会主义国家,后又扩展到拉丁美洲(古巴1959年卡斯特罗)。加上苏联等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是战后世界形势的一个巨大变化,对于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战后,美国一跃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挑起了“冷战”。 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互有攻守,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 第15课 冷战中的对峙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冷战政策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 2.什么是冷战政策? 3. 冷战政策有哪些具体表现?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 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 敌对行动,(目的)以“遏制”共产主义。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实施 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世界第一, 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 苏联 杜鲁门主义 帮助东欧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马歇尔计划 成立经互会 成立北约 成立华约 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什么对策?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政治上: 军事上: 经济上: 杜鲁门主义出台 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标志 冷战的全面开始 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来控制西欧,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 两极格局的形成:________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_______________,美苏_________格局正式形成。 苏联 华沙条约组织 两极 开始: 三个阶段: 特点 典型事例 第一阶段: 五六十年代 第二阶段: 七十年代 第三阶段: 八十年代 美占优势; 美国—越南战争—战略收缩; 苏联—进攻战略—1979年占领阿富汗。 苏联:戈尔巴乔夫提出全球缓和战略 —1989年从阿富汗撤军; 美国:最大债务国,经济地位受到挑战 —同意实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