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病
十一、热病第二十三(节选) 简介: 热病是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的总称, 本篇主要论述热病的症状、诊断、不同证型和不同阶段热病的针刺治疗及预后,讨论热病的禁刺及五十九要穴,故以“热病”名篇。 十一、热病第二十三(节选) 篇名解释 *《内经》时期尚没有瘟病的明确概念, 将感受热邪而发热的疾病按热病进行论述. 后世医家在热病病因学上 加入了传染性、季节性的概念, 才建立了中医的温热病体系. 十一、热病第二十三(节选) (一)学术思想 1.热病的治疗原则 “益其不足,损其有余” “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 “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 “寒则留之,热则疾之” 瘟病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十一、热病第二十三(节选) 学术思想 2.热病证针刺禁忌症: 列举9种热病危重证型禁针, 特别指出脉证不符则表明邪气未去而正气已衰,病情危重,预后差,应谨慎针刺。 十一、热病第二十三(节选) 学术思想 3.热病五十九穴 : 本篇指出治疗热病常用的59个穴位,均为头面部穴及四肢部远道穴. “头为诸阳之会”,“四肢为清阳之本”,故认为是泻热之本的方法。 十一、热病第二十三(节选) (一)学术思想 4.偏枯与痱的鉴别 : “偏枯”和“痱” 两类瘫痪病证的症状、鉴别诊断、 预后和治则。 从病因学说的角度来分析: 有可能将热邪侵犯的引起大脑神经系统病变的传染病归入此范围。 十一、热病第二十三(节选) 【原文】1 偏枯①,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②之間,巨鍼③取之,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痱④之爲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⑤,智亂不甚,其言微知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陽,後入于隂者,先取其陽,後取其隂,浮而取之⑦。 【提要】 叙述热病及偏枯、痱等病的症状、诊断及针治。 十一、热病第二十三(节选) ① 偏枯:病名,以半身不遂、患侧渐致枯瘦为主证。《类经》注:“偏枯者,半身不遂,风之类也。” ④ 痱(féi 肥):病名,亦称风痱。 以肢体废而不用,感觉丧失为主证。 《医学纲目》注:“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痱与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故名痱。或偏废或气废,皆曰痱也。” ② 分腠:分肉腠理。 《类经·针刺类·刺诸风》注:“若言不变,志不乱,则病不在藏而在于分肉腠理之间。” ③ 巨针:指九针中的大针。 《灵枢·九针论》:“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灵枢识》注:“大气,虚风也。巨针取之。” 十一、热病第二十三(节选) ⑤ 四肢不收:不收,不能收缩伸展运动。《灵枢注证发微》注:“上节偏枯曰痛,而此痱病曰不痛;上节身偏不用,而此曰四肢俱不收,此其所以为偏枯与痱病之辨也。” ⑥ 其言微知:病人语音低微,言语中有少数仍能辨晰清楚。《类经·针刺类·刺诸风》注:“智乱不甚,其言微有知者,神气未为全去,犹可治也。” ⑦ 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指针刺治疗之法。阴,阳分别指阴分、阳分,亦即深浅之部。 浮而取之,指病起于阳分,宜浅刺。 《类经·针刺类·刺诸风》:“此治必先其本也。病先起于阳分,故当先刺其表,浮而取之,而后取其阴。此下不言先起于阴者,然病始于阴,直中藏也,多不可治,故不复言之。” 十一、热病第二十三(节选) 【分析讲解】 症状与鉴别 病位 预后及治则 偏枯 半身不用而痛 病分腠大针, 益其不足 神清言明 在经络 损其有余, 预后较好。 痱 四肢不能收引不痛 病在脏腑 轻者: 针刺治疗 重者:不可刺 预后不良 有意识障碍 十一、热病第二十三(节选) 病因分析 偏枯:感受虚邪或内伤情志、饮食所致,属虚实夹杂证; 虚邪应是内风之邪,既是中风 痱: 则以内伤正虚为主。 有两证一病之说:偏枯与痱是一病两症, 是疾病发展的不同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如何开好早会..ppt VIP
- 《机械基础》课件 孟莹 单元1--4 静力学--- 螺纹连接与螺旋机构.pptx
- 靶向二代测序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第2版[西门子S7-1200](PLC)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国外矿产勘查报告规范要求.pptx VIP
- 国外矿产勘查报告规范要求.pptx VIP
- 自考 新思想学习资料 15040新思想 主观题.pdf VIP
-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上册)第2版》中职技工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规范JORC2004(中文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