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文言实词的活用徐
浅谈文言实词的活用
主讲人:徐依武 2010.8.23
文言中,某一词属于某一类,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但是,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习惯而灵活运用。在阅读文言文时,不仅要掌握某个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而且要注意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活用的情况,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常见的实词活用有名词用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名语、形容词作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下面,我就着重谈谈名动用如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具体情况。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如:
范增数目项王。
沛公欲王关中。
沛公军霸上。
左右欲刃相如。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驴不胜怒,蹄之。
秦师遂东。(方位名词作动词)
2.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名词可以直接放在动词前面用作状语。而现代汉语(除成语外)中这种用法比较少见。
①普通名词作状语
普通名语用作状语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情况:
A.表示比喻,可译为“像……一样地”或“像……似的”。如:
其一犬坐于前。
项伯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出。
豕人立而啼。
B.表示对人的态度。译成现代汉语时,可译作“把(宾语)当作……”或“像对待……一样地”。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吾死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
C.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和方法。译成现代汉语时,可以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加一介词“用”或“拿”来理解。如: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译成现代汉语时,可以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加介词“在”、“到”、“由”等。如: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
②时间名词作状语
A.“日”、“月”、“岁”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表示“日日”、“月月”、“岁岁”的意思。如:
在州不知政事,日出田猎。
荆轲嗜酒,日与高渐离饮于燕市。
良庖岁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折也。
B.“日”字放在形容词或表示性质变化的动词前面,表示情况逐渐发展,意思是“一无天地”。如:
先主日:“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
C.“日”字用在句首的主语前,用来追溯以往,当“从前”讲。如:日吾来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③方位名词作状语。如: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
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二)动词活用
在古汉语中,动词还可以像名词一样作主语和宾语。这样,动词便带有名词的性质。如:
生,我所欲也。
惧有伏焉。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三)形容词活用
1.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可以用作主语和宾语,于是就带上了名词的性质。如:
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
义不杀少而杀众。
吾与汝毕力平险。
2.用作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文也,素善留侯张良。
(四)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动词、形容词、名词有一种常见的活用法,叫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简单地说就是“使宾语动”,是含有“致使”意义的用法。我们知道,谓语通常表示一种动作行为,如果它带上了宾语,宾语常常是这一动作行为的对象。而使动用法却不是这样,它不是以宾语作为动作行为的对象,而是使宾语做出这一动作行为。
1.动词的使动用法。如:
项伯杀人,臣活亡。
君将哀而生之乎?
有时候,动词没有带宾语,但细看上下文的意思也能看出是使动用法。如: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我们怎么知道某个动词在句中是使动用法呢?主要是从具体的上下文来看的。假如一个句子里的谓语动词(连同它的宾语)的用法,不能用动词的一般用法来解释,或者即使可以这样理解,但从上下文来看不符合原意,这样就考虑它可能是使动用法。
2.名词用如使动
所谓名词用如使动,就是某一名词不仅用如动词,而且跟动词的使动用法类似,也具有“致使”意义,不过它是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如: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齐威王欲将孙膑。
3.形容词用如使动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性质和状态的词,它通常是用作定语来修饰后面的名词的;但是当它在句中用如动词并且是使动用法的时候,它就不是修饰后面的词语,而是拿后面的词语作宾语,使宾语出现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如:
君子正其衣冠。
夫定国之术,在于足食强兵。
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五)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就是“觉得(认为)宾语如何如何”,或者“认为宾语是什么”,这是含有“意谓”意义的用法。
1.形容词用如意动
当形容词在句子中用如动词并且是意动用法的时候,它就不再是修饰后面的词语,而是拿后面的词语作宾语,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如:
人之将疾,必先不甘梁肉之味。
项梁然其言。
时充国年七十,上老之。
孔子登东山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