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速路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速铁路
一、中国铁路现状、问题及发展要求
(一)路网现状及问题
在近现代中国,铁路被孙中山先生认为是强国富民的首选;被毛主席命名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被人们看成是国民经济的火车头;也曾长期被旅客、货主们称“铁老大”(这种称呼可以理解为一种民间定位,是对铁路重要性的一个民俗式注脚);铁路更多的被界定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大众化的交通工具,综合交通体系的骨干;铁路的现代化关系到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历来都深受国家的重视,备受社会的关注,公认在工业化进程阶段铁路的发展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前进或适度超前。然而,中国铁路的悲情往事,常常令人扼腕,令人无法平静自抑。
请看一组数据:
年份
营业里程
(万 km)
旅客发送量
(亿人)
人均年乘车数
(次)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1.00
1957年“一五”计划末
2.17
3.12
0.48
1962年“二五”计划末
3.46
7.41
1.40
1970年“三五”计划末
4.10
5.16
0.62
1975年“四五”计划
4.53
6.69
0.75
1980年“五五”计划末
4.99
9.12
0.92
1985年“六五”计划末
5.21
11.09
1.05
1990年“七五”计划末
5.34
9.49
0.83
1995年“八五”计划末
5.46
10.21
0.84
2000年“九五”计划末
6.87
9.30
0.75
2005年“十五”计划末
7.50
11.06
0.81
解读这一组数据,从1980年末到2005年末的25年,中国铁路的营业里程净增2.51万km,得到了发展,年递增1.67%;但同时这25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GDP年递增9%左右,这是多大的“剪刀差”!其实,中国铁路运输并没有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前进,是严重滞后了!更谈不上适度超前。中国人均乘火车不到一次!这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是事实。
再看另一组数字:
年份
全路日请求装车数
实际装车数
满足度
1998
94371
72499
76.7%
1999
103291
74038
71.7%
2000
155522
77645
49.9%
2001
160615
83693
52.1%
2002
161112
87457
54.3%
2003
180572
93040
51.5%
2004
269320
99327
36.9%
2005
278564
103829
37.3%
这组数据告诉我们明确的信息,全路每天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稍多的货物运输需求,大多数货主请车将失望而归。铁路运力不足,转移给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社会成本太大了!油耗量太多了!先行官不但没有先行,反而是在“限制”,难怪大家对铁路不满意,这就是中国7.5万km营业里程铁路网现状。
审视中国铁路网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主要干线能力不足。京沪、京广、京哈、京九、陇海、浙赣六大铁路等主要干线,支撑起了中国铁路网骨架,形成了铁路网的主动脉。主动脉许多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已经饱和。如著名的京沪线蚌埠到南京间,客车编组18辆,火车牵引质量5500t,列车追踪间隔7min,客户列车开行总对数达131对,处于满负荷运输状态。进出西南地区主要干线宝成线北端、西康线、襄渝线、黔桂线、南昆线能力利用已趋饱和状态,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进出西北地区主要干线兰武、宝中铁路能力利用十分紧张,不适应东出客货运输需要;大秦、丰沙大、石太铁路尽管超负荷运输,也不能满足“三西”煤炭外运需要。线路节点的枢纽成都、贵阳、西安等,长期处于“结而待疏”的告急状态。
2.运输质量尚待提高。由于干线能力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等,旅客运输未能做到增加列车开行对数、改善售票组织、提高车站服务水平,买票难、乘车难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货物运输服务手段落后,送达速度慢,信息化水平不高,运到期限难以公示;春运、暑运、“五一”、“十一”等客流集中的120多天时间里,铁路不得已采用“压货保客”等非正常措施,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的商机和利益瓶颈制约明显,难怪货主对铁路不满。
3.生产力布局亟待调查。资源配置未随新技术运用、装备水平提升、信息化进程合理调整,日常运输分界口多,机车车辆检修和运用分散,设备修程修制落后,站段管辖范围窄,运营管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