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设计复习重点机设计复习重点
按教材顺序:
第一章
载荷与应力的分类及关系
(1)载荷的形式有:集中力 F(N,kN )、转矩 T (Nm,Nmm )、 弯矩 M (Nmm)、功率P (KW)
功率与转矩、转速之间的关系:
(2)载荷种类有: A、按载荷与时间的关系分类
1)静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非常缓慢的载荷
2)变载荷: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载荷
a随机变载荷:无规律变化 b循环变载荷:有规律变化
B、按应用计算场合分:
1)额定载荷:指原动机标牌功率或由此而计算出来的载荷。也叫名义载荷。
2)工作载荷:指机器工作部分在某段时间、某种工况下实际承受或输出的载荷。
3)计算载荷:考虑实际工作时的条件(如冲击、振动等)下,产生附加载荷后的全部载荷。通常是额定载荷乘以不同的影响系数。(机械零件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通常采用计算载荷进行计算。)
(3)应力种类(1)静应力;(2)变应力:(a)循环变应力(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 一般循环变应力)(b)随机变应力(略)
(4)载荷与应力的关系:变载荷
机械零件的常见失效形式V带传动当负载大于摩擦力的极限值时将发生打滑失效;高速转动的零件当其转速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一致时会发生共振,以致引起断裂失效;液体润滑的滑动轴承当润滑油膜被破坏时将发生胶合失效等。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及计算准则
A、强度准则:强度是指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断裂、塑性变形及某些表面损伤的能力。另一表达方式 S≥[S]
B、刚度准则:刚度指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C、寿命准则:影响零件寿命的因素是磨损、疲劳和腐蚀
D、振动稳定性准则:是指高速机器抵抗失稳的能力
E、散热性准则:进行热平衡计算
F、可靠性准则:可靠度和失效概率之和应为1
第二章
磨损的定义及磨损的一般过程
定义:表面物质在摩擦过程中不断损失的现象称为磨损,
一般过程:(1) 跑合阶段(2) 稳定磨损阶段(3)急剧磨损阶段
磨损的分类
A、粘着磨损(蜗杆传动、滑动轴承、齿轮的胶合失效)
发生场合: 重载下油膜或边界膜破裂,金属直接接触,硬度不足。
程 度: 轻微磨损、涂抹、擦伤、胶合。
B、 磨粒磨损(蜗杆传动、滑动轴承的磨损失效)
发生场合: 有较硬杂质产生的场合,如密封不良、 硬表面粗糙度大、润滑油过滤不严等。
C、 表面疲劳磨损(点蚀) 发生场合: 交变载荷作用下。
D、 腐蚀磨损 发生场合: 有腐蚀性的氛围下。
润滑油黏度,黏温关系
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是黏度,黏度越大,指油越稠,油膜的承载能力就越高。温度对粘度的影响很大,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在表明润滑油的粘度时,一定要注明温度,否则没意义!
4.摩擦(润滑)状态及润滑状态转化曲线
在有润滑的状态下,摩擦表面究竟处于何种摩擦状态,取决于两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和润滑膜的厚度,对于具有一定粗糙度的特定摩擦表面,改变某些影响润滑膜厚度的参数(如载荷、相对滑动速度和润滑剂的粘度等),将出现不同的摩擦状态,即发生边界摩擦、混合摩擦和流体摩擦之间的转化。
第三章
常用螺纹的特点和应用(注意螺纹自锁性与牙型角的关系)
用于连接的螺纹要求自锁性好,用于传动的要求效率高。牙型角大的三角形螺纹(普通螺纹、圆柱管螺纹)用于连接,牙型角小(矩形、梯形、锯齿形)的螺纹用于传动。
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应用场合
A.螺栓连接:用于连接件不太厚和两边有足够装配空间的场合
B.双头螺栓连接:用于连接件太厚或不宜制成通孔、材料比较软且需要经常装拆时的场合
C螺钉连接:用途和双头螺柱连接相同,多用于受力不大,不需要经常装拆的场合
D.紧定螺钉连接:以固定两零件相对位置,并课传递不大的力和转矩
螺纹连接的防松措施
A摩擦防松 a对顶螺母 b弹簧垫圈c自锁螺母 d尼龙圈锁紧螺母
B机械防松 a开口销和槽形螺母 b止动垫片 c串联钢丝 d圆螺母带翅垫片
C破坏螺纹副关系 a焊接 b冲点 c粘合
4.螺栓刚度、被连接件刚度对螺栓疲劳强度的影响
降低影响螺栓疲劳强度的应力幅:A可减小螺栓的刚度(增加螺栓长度、腰状杆螺栓、空心螺栓、在螺母下安装弹性元件;B增大被连接件的刚度(结构上加加筋板、斜撑或加大被联接件厚度,两被联接件之间的密封选用硬材料垫圈)
5.单个螺栓强度计算、螺栓组连接受力分析(重点:受预紧力和工作拉力的紧连接螺栓强度计算)
?①轴向载荷为静载荷
强度条件 设计公式
?②轴向载荷为变载荷,在0→F之间变化
应力幅 设计公式
疲劳强度的校核公式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