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杆教案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主备 高一语文备课组 田春年
一、导语
台湾诗人席慕容有首诗叫《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那么,大作家郁达夫笔下的故都,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样的一篇美文呢?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二、标杆落点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通过理解本文“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4、通过做练习,分析练习让学生重视做题方法以及迁移运用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 理解本文“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理解本文“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四、标杆方法
1、朗读
2、自学思考
3、学习小组讨论
4、辅之以多媒体运用
五、学习课时
1、共3课时
2、课文内容2课时
练习1课时
教学流程预设
第一课时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结合《导学案》p9)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并到南洋参加新加坡华侨抗敌委员会、新加坡文化界战时工作团、文化界抗日联合会的工作,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薄奠》、《出奔》、《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七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集》和《郁达夫选集》等。
时代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题解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自学指导
1、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
2、作者是如何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请从文中找三个词来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北国之秋:清 静 悲凉
南国之秋:慢 润 淡
4、北国之秋让作者梦萦魂牵,是哪些秋景让作者如此眷恋?请概括出五幅故都秋景图。
秋晨庭院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声图
秋雨闲人图 秋日胜果图
5、五幅秋景图按什么顺序来写?
这五幅秋景图并无一定的顺序,是作者顺手拈来,随心而作,这恰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6、把这五幅秋景联系起来的“神”是什么?文章是怎么体现的?
(提示:找文眼、勾画各图景物)
本文的“神”:
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秋晨图:破屋、浓茶、高天、驯鸽、牵牛(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
分析:种种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本文的“神”:
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秋槐图:落蕊
分析:不写秋槐的高大挺拔,只写其落蕊,给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感觉。
本文的“神”:
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秋蝉图:衰弱的残声、嘶叫、家虫
分析:几声秋虫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心魂,恰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5 2课《学习工匠事迹,领略工匠风采》(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件(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贵州省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pdf VIP
- 污水处理初级工考试考点巩固(题库版).docx VIP
- 人工智能在教育评估中的应用与突破.pptx VIP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4全单元教学设计.docx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策略——以“春秋战国.pptx VIP
- 美卓 破碎机 c系列培训手册.pdf
- GBT3091-2015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pdf
- AT自动变速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doc
- 2025年无锡苏南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