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丽《石壕吏》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红丽《石壕吏》课件

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 作业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注意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发挥合理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肖像、动作、语言及神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 * 马 红 丽 杜甫,字 , 代伟大的 诗人,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 ”,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 “ ”。 子美 唐 现实主义 诗史 诗圣 一、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围攻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省孟西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写作背景 《三吏》: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石壕吏》是其中一篇。石壕,也叫石壕镇,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石壕吏》体裁是五言古体诗,从表达方式上讲是叙事诗 二、听读课文 初步感知 给下面字注音: 逾 邺 戍 妪 ? 咽 (yú) (yè) (shù) (yù) (yè)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投:投宿 逾:越过 一何:多么 戍:防守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偷生:苟且活着 已:完结 裙:泛指衣服 老妪:老妇 犹得:还能够 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三、划分层次,理清结构 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高潮、结局,把这篇叙事诗分为三部分: 一 (1): 开端:石壕吏乘夜捉人。 二(2-3):发展和高潮:借老妇人的口述,写出战乱给这一家带来的遭遇。 三(4):故事的结局:老妇被带走,诗人独与老翁告别。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为什么捉人是在“夜晚”? 3、请找出差役进门时,有关老翁和老妇人反应的动词。 4、将“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作对比,分析一下差役和老妇人的形象。 5、老妇人的哭诉部分,交代了几层意思? 6、老妇人最后被捉走了吗?你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四、问题探究,深入理解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为什么捉人是在“夜晚”? 四、问题探究,深入理解 傍晚 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夜晚老百姓都在家里,白天要躲避战乱和抓丁。 3、请找出差役进门时,有关老翁和老妇人反应的动词。 4、将“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作对比,分析一下差役和老妇人的形象。 逾 走 出 看 (动作迅速,说明战乱抓人之事时常发生,百姓早已见惯,早有准备。)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强烈的对照,更加突出石壕吏的凶恶残暴和老妇人的可怜。 5、老妇人的哭诉部分,交代了几层意思? 6、老妇人最后被捉走了吗?你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独”字暗示老妇人已被带走,也写出了作者沉重的心情。 五、小结 本文通过写作者所见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反映了战乱给人们带来了苦难,揭示了统治者的残暴,表达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 托尔斯泰说“战争请孩子和女人走开”。这里年老体衰的老妇人都抓去服役了,这足见战争的残酷,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呢? 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附书至( ) 2、新战死( ) 3、未去( ) 4、犹得备晨炊( ) 5、老翁逾墙走( )( ) 6、死者长已矣( ) 7、泣幽咽( ) 8、老妪出门看( ) 9、听妇前致词( ) 10、天明登前途( ) 课堂检测 * * *

文档评论(0)

ww9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