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物行为作业
动物杀婴行为原因作者:孙树清 学院:建工 学号:10115003222动物都有护幼的天性,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崽,一旦遇到危险,母鸡就会把小鸡拢在自己的羽翼下。再凶残的动物似乎也不会去伤害同类的幼体,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偏偏不少动物却喜欢扼杀同类幼崽,从灵长类、食肉类、啮齿类,到鸟类、鱼类都有发生。猴子、猩猩和狒狒经常杀婴,有人对一场发生在动物园的打斗作了这样的描写。1997年9月,一只成年雄猴被引入有两只成年雌猴和一只幼猴的笼子里,其中一只雌猴怀抱婴猴。几天后,两只雌猴开始与雄猴交配,但幼猴的处境却很不妙,因为雄猴频繁地向它进攻。一天,三只猴子突然扭打在一起,当时那只婴猴还悬挂在母亲的腹部。继而,两只雌猴疯狂地追赶和撕咬雄猴,而雄猴则四处逃窜。随后,只见婴猴独自挂在笼子的铁栅栏上,后肢无力地悬垂着。它的妈妈迅速跑过来将它抱在怀里。整个杀婴过程不到1分钟,饲养员们惊呆了,随后人们急忙将婴猴抢救出笼舍,发现它的腰部已被咬伤。尽管饲养员们迅速给它缝合伤口,注射抗生素,但它还是没能挺过来。 近20年来,野外工作取得的资料表明,动物杀婴的死亡率远远高于人类中的谋杀,甚至加上战争造成的死亡率。因此,近10年来,环绕动物杀婴的原因,不仅自然科学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就连人文科学的研究也把这个现象与人类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联系起来了。动物学家、人类学家、社会生物学家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美国人类学家多希诺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由于动物繁殖过多,为了减少对食物的竞争,才出现这种杀婴现象。支持这种说法的证据有:在种群密度很高的猴子中确实有杀婴现象。因为实验室空间狭窄,母鼠也常咬死刚生下的幼鼠;姬鼠会咬死企图吃奶的病弱幼体;黑鹰会啄死第二只孵出的雏鸟。有人将这种杀婴比作一种残忍而不经济的节育措施。纽约动物学会的汤姆·斯特鲁萨克等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他们曾在乌干达的基倍勒森林中亲眼观察到三种猴子在未受惊扰并且并不拥挤的情况下发生杀婴。日本京都大学的动物学家杉山、美国生物人类学家联合会的一些科学家、卡里索克研究中心的迪安·福西等提出一种生殖优性假说,即优胜劣汰说。杉山曾长期研究灰长尾叶猴的野外生活。长尾叶猴历来被认为是一种温和的社群动物,种内很少发生争斗。它们过着群体生活,一般由1只—3只成年雄猴为头领,领导着25只—30只猴子。当一只年轻的雄猴登上首领宝座时,就会杀死几乎所有未断奶的幼猴。发生这种情况绝非空间拥挤或食物不足,他们认为,这个新首领杀死所有未断奶的幼猴,是为了更快地得到自己的子孙。因为一般哺乳动物在哺乳期不发情,而一旦把幼猴杀死,雌猴就又可以发情,雄猴可以更早地得到自己的后代。这种传递自身基因的本能也是动物在自然选择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通常这种杀婴行为都是由雄性动物在短期内进行的。比如雄鼠与母鼠交配15天后就停止杀婴,大概是为了防止误杀自己的后代。但这种说法也有其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比如有些动物如兔、绒鼠、袋鼠、黄麂等,产后即可发情,它们为什么也要杀死幼婴呢?还有一些动物,在它们有了子代以后也不停止杀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对于雌性动物杀婴以及鸟类、鱼类中的杀婴,生殖优性原则更无法解释。动物节律行为的概念及类型一、动物的各种节律行为1.动物的昼夜节律举例:夜行性动物(猫头鹰等)和昼行性动物(麻雀、蝴蝶等)。概念:动物在一昼夜中有节律的活动。2.动物的季节节律举例:候鸟的迁徙行为(大雁等);鱼类的洄游行为(鳕鱼等);动物的冬眠行为(蛙、蛇等)。概念:动物随季节改变而发生的周期性行为。3.动物的潮汐行为举例:招潮蟹、牡蛎、珊瑚等。概念:海洋生物与潮水涨退的变化相适应的节律行为。二、动物的节律行为的概念概念:动物随着地球、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步形成的周期性的有节律的行为动物行为学的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历史在二十世纪以前都是动物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萌芽时期,是动物行为学经历的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在旧石器时代,人们逐渐开始观察动物的习性,才有了家养动物的开始。文明时代早期,古希腊的学者亚里斯多德开始了观察动物行为的新纪元。在他的著作中,记录了540种动物的生活史和行为,对后人关于生命的认识方面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到了近几百年,动物行为学的发展才逐步加快。17、18世纪,研究动物行为的人更多了,开始了比较不同物种行为的研究和行为的理论探讨。如德国人约翰研究了不同鸟的行为差异,涉及取食地、社会行为、筑巢、领地、季节性羽毛色彩变化、迁徙、鸣叫和育雏等方面。法国的勒雷对狼、狐的捕食行为及野兔的恐惧表现有过生动的描述,提出了动物依靠它们的记忆和生活经验能够聪明地生活。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发表,对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人类的由来》一书研究比较了人与动物,及本能行为。19世纪末,人们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