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PC制程统计作业办法.
1. 目的:
以控制图作为控制制造工程的重要工具,其目的如下:
1.1 调查制程是否稳定。
1.2 分析制程能力。
1.3 保持制程在稳定定状态。
1.4 作为制程改善之比较。
1.5 通过过程之变化加以改善进而提高质量并降低管理成本。
2. 范围:
凡使用控制图及过程能力分析时均适用之。
3. 定义:
3.1 计量值控制图:重要控制项目,如尺寸、平面度等的控制图。
3.2 计数值控制图:如不良数、不良率缺点数的控制图。
4. 作业内容:
4.1 品管部负责控制之分析及使用方法之辅导。
4.2 各相关单位负责控制图之执行及会同有关单位作异常排除。
4.3 使用时机:
4.3.1 先期品质规划阶段。
4.3.2 过程控制中使用。
4.4 制定控制界限的步骤:
4.4.1 取样方法:依[控制计划]内设计(定时或定量)取样3~5件作为组,样品相互间之差距愈小愈好。
4.4.2 测定并记录:依控制特性、方法执行量测及记录。
4.4.3 计算每组的X(平均值)及R(全距)记录在于表内。
4.4.4 计算:
(1)收集最近且与今后制程相似的数据100个。
(2)依测定时间顺序排列。
(3)数据分组:
a)组内的数据为样本数以n表示。
b)组的个数为组数以k表示,k=20~25为宜。
c)组内样本数以3~5个。
(4)将数据依组别填入控制图中。
(5)计算平均值(比测定值多求一位数)。
(6)计算各组全距R。
R=Xmax-Xmin
(7)计算总平均X(比测定值多求两位数)。
(8)计算全距平均R。
(9)计算控制上下界限控制界限。
X 控制图
UCL= +A2R
CL=
LCL= -A2R
组的大小 A2 D3 D4 2 1.88 0 3.27 3 1.02 0 2.57 4 0.73 0 2.28 5 0.58 0 2.11 6 0.48 0 2.00 R控制图
UCL=D4
CL=
LCL=D3
(10)绘制控制界限
a)控制上下限(UCL,LCL)以红色虚线表示之。
b)控制中心线(CL)用蓝色或黑色实线表示之。
c)R图下控制界限在样本小于6时为免值,以0为代表,并以控制图的底线为零线。
d)图控制上下限距离一般约为30mm,约占篇幅的2/3为最恰当。
(11)点图
a)在控制界限以内的点以〖.〗表示之。
b)在控制界限以外的点则以〖⊙〗表示。
c)将各点以实线连接成折线图形。
4.5 记入取样资料:品名、质量特性、测定单位、测定者、抽样方法。规格及控制图编号。
4.6 定期核算:
4.6.1 依实际控制图状况,无异常情况每六个月核算一次控制线。
4.6.2 控制图每填满25点由该单位转送品管部核算,但发生能力不足或是异常点发生时,必须立即采取对策。
4.7 控制图的研判:
4.7.1 正常控制图之判识法:
正常的控制图,大多数的点集中在中心线之附近,且为随机散布,同时在控制界限附近之点甚少。亦即三分之二的点落在C区间内,三分之一的点落在A和B区间内。
+3σ A区 +2σ B区 +1σ C区 -1σ C区 -2σ B区 -3σ A区 UCL
CL
LCL
4.7.2 不正常控制图之判识法:不正常控制图之判识乃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当发现各样本的频数不呈随机性,或有点落在控制界限外时,即判定过程具有非机遇变异之原因,宜寻找出原因之所在,并剔除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不正常控制:
控制图异常判读( -R)
(1)异常现象:落点位置超出上下控制界限。
判读:有特殊原因发生,导致过程不在控制状态下。
发生原因:
a)点超出上控制界限。
1-控制界限或是绘点错误。
2-制品之间变异增大或是散布太广。
3-使用不同的量具或不同量测人员。
b)点超出下控制界限。
1-控制界限或是绘点错误。
2-组内变异(制品之间)变小,及变好。
3-量测方法变异(包括数据填写方法变异)。
(2)异常现象:连续七点在中心线的单侧出现。
(3)异常现象:连续七点以上依次上升或下降。
发生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