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辩证法06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的涵义及性质 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 “Science”东进 “Science”:西方土生土长 由“Science”到“科学”:日本的福泽瑜吉翻译而来(1874) “科学”:中国康有为首次引进(1893) “科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任鸿隽《科学》(1915年) :“中国无科学” 陈独秀《新青年》(1919年): “德先生”和 “赛先生” Democracy ; Science 科学、非科学、伪科学辨——对科学的内涵的一种理解 几个案例、几个问题 唐雨与耳朵认字(1979-1983) 人体科学(1983-1989):气功、“特异功能”与“大师” 严新、张宏堡、张香玉、沈昌 王洪成与“水变油”(1984-1995) 什么是伪科学(pseudoscience)? 美国:灵学研究(1848-1996) 前苏联:李森科事件 日本:“血型学”——血型决定性格 什么是“非科学”?或什么不是科学? 典型的几种非科学: 艺术 宗教 迷信 哲学 文学 和非科学相比,科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科学所使用的术语,特别是科学概念,必须有明确的内涵与外延,不能产生歧义。而非科学的术语,大多模糊、朦胧,没有具体的指称。 理论的建立必须依据观察和实验,这种观察或者实验,需要具有可重复性。 逻辑结构要严密,理论体系内部必须自恰,自圆其说,不能出现前后矛盾 。 科学理论在原则上应当可以接受实践检验。 伪科学是非科学的一个子集,一个组成部分。 伪科学指的是把非科学的东西贴上科学的标签,当作科学来看待 。 科学主要特征(贝尔纳) 一种建制 一种方法 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 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 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之一 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 科学的内涵和特点有那些内容 知识体系 认识活动 社会建制 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 二、科学的本质属性 1、客观真理性 2、可检验性 3、系统性 4、主体际性 两小儿辩日引发的思考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三、关于科学划界的标准问题 逻辑实证主义 批判理性主义 历史主义 ③强调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主张在科学探索中要大胆猜测,反对狭隘的经验论。这对鼓励创造性思维、推动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④强调革命的批判的精神,认为科学只有在不断批判、不断否定中才能前进,勾画了一幅科学知识在矛盾中发展的途径,反映了20世界科学革命中知识增长的动态特征,在科学实践中有助于促使人们打破权威、树立批判精神。 库恩作为西方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既反对归纳主义的静态的科学发展观,认为它没有看到科学发展史中的革命和质变;也不同意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认为它抹煞了实际存在的常规科学的长期积累。 第二节 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事实 科学定律 科学假说 科学理论 科学事实I与科学事实II的关系 科学事实I具有客观性;是直接经验 科学事实II具有可错性;是间接经验 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大多数是科学事实II 获取科学事实两条基本途径 1)科学观察 2)科学实验 科学事实的特征或应满足的条件: (1)个别性:科学陈述是单称陈述或命题; (2)可重复性:科学事实是可重复、可复核的,能够在相同条件下为多个观察者重复检验;是科学事实最根本的特点。 (3)精确性与系统性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 *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9世纪下半叶,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启蒙思想家福泽瑜吉(1844~1901)首次把Science译为“科学”(分门别类加以研究的学问——“科”即“品类”、“等级”)。 Science源于古拉丁语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