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第六章教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美国统计学家Lorenz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意大利人Gini利用洛伦兹曲线提出反映收入不平等的量化指标——Gini系数。 * 洛伦兹曲线 Lorenz curve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 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 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程度越平等 如果两条曲线交叉,则无法用洛伦兹标准判断 100% 0 100% 50% 50% A B Lorenz curve * 基尼系数(Gini系数) 公式: 性质: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就越趋于平均;反之,则越趋于贫富不均。 * 收入不平等的实证分析 在多数国家,经济增长伴随着收入不平等增加,但是二者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不同的政策、历史、文化等原因使得二者关系不尽相同 (ambiguous) 库兹涅茨曲线(收入不平等随着经济增长先增加后减少)受到后来很多研究质疑,这个关系并不稳健。 * 贫困的测量 贫困线的设置: 巴西:最低工资=贫困线 美国:$21000 四口之家年收入 中国:在2011以前,人均1274元(2010年价格水平)。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2010的价格水平为基数)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新标准的出台,使得全国贫困人口数量由2010年的2688万人扩大到了1.28亿人。 国际贫困线:$1.25/人/天 ;$2.5/人/天 * 贫困的测量方法 贫困人数(poverty headcount) 贫困率(poverty rate, poverty headcount ratio) 这两个测量方法并不考虑贫困的程度,即how poor the poor are. 例如:贫困线是1.5, (1, 1, 2) 与 (0, 0, 2) 其他更准确的测量贫困方法: P1, P2 * 贫困的测量指标 为了能够兼顾测量贫困的深度与广度,Foster,Greer和Thorbeeke(1984)提出F-G-T指数,也叫Pα指数。在收入离散分布下,该指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α表示贫困厌恶度参数(poverty aversion parameter),衡量给予贫困人口中更穷的人口多大的权重。 经济增长对减轻贫困的影响 In most cases, when economic growth takes place, poverty falls. In most of the places, if poverty decline did not happen, economic growth had not taken place. * 经济增长对减轻贫困的理论分析 通过劳动力市场调节:经济增长增加劳动力需求,进而增加工资和就业,减轻贫困。 通过税收杠杆:经济增长增加政府税收,政府可以转移支付的形式,给予低收入者经济保障 ,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收入不平等有多重要? My own judgment: absolute pover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nequality between individuals Between-group inequali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ithin-group inequality. Inequality of opportunitie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nequality of outcomes (tunnel effect). * 关于收入分配的推荐书目: 《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与改革措施——基于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宋扬。 * *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 中级微观经济学 本章主要内容 (1)要素市场需求分析:以劳动力市场为例 (2)劳动力市场供给分析 (3)资本市场供给分析 (4)欧拉定理 (5)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 * 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层面与企业层面分析的区别 当工资变化时,如何分析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 substitution effect): 工资升高,劳动需求量减少。 规模效应 /产出效应(output/scale effect):工资升高,劳动需求量减少。 劳动力需求规律 (单个企业) L w O DL w1 L1 E1 w2 L2 E2 * 企业劳动需求的决定(单个要素) Q=f(L),f0, f0 Max PQ-wL 对L求一阶导: P*MPL=w 上式左边也被称为边际收益产品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简称MRPL) MPL是减函数, 即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