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7隧道工程第1章绪论20150907隧道工程第1章绪论.ppt

20150907隧道工程第1章绪论20150907隧道工程第1章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0907隧道工程第1章绪论20150907隧道工程第1章绪论

1)V形纵剖面,下坡施工,施工排水量大 海底隧道洞口高,中间低,纵剖面呈V形,下坡施工,水(围岩渗水和施工用水)不能自流排出,施工中必须制订完善的排水方案,采用足够的排水设备不间断地排水,施工供电也必须安全、可靠、不间断。 2. 工程特点 2)国内第一,技术含量、标准要求高 隧道穿越海底施工过程中遇到很多技术难题,其中有多项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因而在施工中必须进行必要的科研试验,以解决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这充分体现了海底隧道科研先导的施工理念。 3)地质条件复杂,水量大,水压高,施工难度大 该隧道经过陆域、浅滩带及海域三种地貌。在陆域和浅滩地带,基岩全~强风化带厚度较大;在海域,三条隧道共同穿越F1-278m、F2-220m、 F3-255m、 F4-212.5m、 F5-153m、累计穿越风化槽总长度为1118.5m。此类全~强风化岩体强度低、自稳能力差。另外,隧道轴线上海水最深为30m,而且受岩石风化节理、裂缝、风化槽的影响,分段最大涌水量为6.2m3/(d·m),在0.7MPa高水头压力下,开挖扰动后,极易发生涌水和塌方,给隧道正常施工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4)断面大,工法多 主隧道按3车道设计,最大开挖断面尺寸为17.04m×12.55m(170m2);根据隧道区域地质条件,主要采用CRD工法、双侧壁导坑法、上下台阶法施工。 I II III IV CRD工法 双侧壁导坑法 5)隧道结构防腐、抗渗要求高 本工程使用年限按照100年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陆域隧道二次衬砌为C30防腐蚀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海域隧道二次衬砌为C45高性能防腐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12,同时采用具有抗海水侵蚀的喷射混凝土,钢筋网为V级,风化槽采用钢拱架组成初期支护,取消系统锚杆,钢拱架接头处设锁脚钢管,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选择PVC防水板和系统盲管做排水系统,确保满足隧道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 6)施工风险大 地下水是海底隧道施工中的最大风险。海底隧道与一般山岭隧道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其水源是无限的海水。由于本工程大部分区域是在水下,地质条件具有较强的多变性和不可确定性,稍有不慎,很有可能在施工中发生涌水、突水、造成隧道持续坍塌或严重进水,如采取措施不当,将对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导致工程报废,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7)标段划分 整个隧道分为四个标段,其中A1标和A2标位于隧道进口,A3标和A4标位于隧道出口,将两个竖井和服务隧道按工作量的大小和施工方便进行分配。 A1:3.16Km(ZK6+540~ZK9+700 ) 翔安 A2:3.14Km(YK5+930.5~YK9+700 ) A3:2.885Km(ZK9+700~ZK12+585 ) A4:3.655Km(YK9+700~YK13+355 ) 标段划分示意图 8)环保、水保、文明施工要求高 厦门岛是国内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风景优美,地域特色明显,翔安隧道设计施工理念新颖,隧道建设的社会意义重大,对环保、水保、文明施工要求高。 2009年11月5日全隧贯通 2010年4月26日胜利通车 (5) 航运隧道 当运河需要越过分水岭时,克服高程障碍成为十分困难的问题。修建航运隧道,可以把分水岭两边的河道沟通起来,减少绕行距离,既可以缩短航程,又可以省掉修建多级船闸的费用,河道顺直,大大改善航运条件。 (6) 人行地道 在城市闹市区中,需要穿越车辆密集的街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交通事故易发路段,通常采用修建人行地道的办法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尽量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 * 1.2.2 隧道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我国最早的交通隧道是位于今陕西汉中县的‘石门’隧道,建于公元66年,是供马车和行人通行的。 总长15.75米,宽4.15米,高3.6米。当时无隧道之名,以石门喻之,就叫栈道石门。 方法:火烧水激 世界上最早的隧道是公元前2200年,巴比伦国王为连结宫殿而修建的隧道。 14世纪发明了火药,推动了隧道技术发展。1679年用于法国拉恩开得克运河隧道开挖成功,隧道挖掘技术飞速发展。 19世纪的产业革命,隧道开挖出现了各种新方法。1818年布鲁内尔(Brune1)发明了盾构,意大利物理学家欧拉顿(Erardon)提出以压缩空气平衡软弱地层涌水压力。防止地层坍塌的方法后,英国的科克伦(Co-Chrane)利用这个原理发明用压缩空气开挖水底隧道的方法。 20世纪,钻爆法作业开始,取代火焚法和铁锤钢钎。 人力为主体的施工 机械开挖为主体的施工 爆破施工(光面爆破) 1.2.3 隧道设计与计算理论的发展 较早时期因技术限制,越岭隧道位置高,短,展线长,限制道路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kaokqun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