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桐城产业经济专题研究-3解析
安徽桐城经济与城市发展专题研究
桐城各产业发展概况
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
经济总量:
在90年代以前,桐城的经济总量增长缓慢。进入90年代以后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尤其在90~95年之间,年均增长率达到28%,在1994年增长率达到37%。在1995年以后,增长趋于平稳,逐渐回落到6%左右,低于全国同期7.8%的水平。
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桐城市社会经济统计资料》(1996~2001)单位:亿元、%
桐城长期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直到1990年,桐城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有50%以上的份额,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4:2:1。1992年,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首次超过农业。从1992~2001年:
第一产业产值年均递增率11.6%,比重从35%下降到24.5%,年均递减率0.44%;
第二产业产值年均递增率21.7%,是第一产业增长率的2倍左右,同时其比重从41%上升到45%,年均递增率0.44%;
第三产业产值年均递增率为22.06%和第二产业几乎同步,但比重从23.77%上升到30.32%,年均递增率为0.73%为第二产业的1.7倍。
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2001年产业结构为15.9:50.9:33.2。桐城与之相比第一产业偏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6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低5.7和2.9个百分点。
数据分析:
在1994~1995年,桐城的经济数据发生了几个巧合:
1994年以后,经济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逐渐消失,年均增长率回落到6%左右。
1994年,桐城在经济构成上发生了一个较大的变化:从1986~1994年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值从0.55上升到0.84,在1994年以后,该比值一路下降到0.66左右。
一般来说,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第二产业的发展会快于第三产业,整个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工业集聚来拉动,城市投资也主要集中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而服务于工业的第三产业往往发展滞后。而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第二产业开始向周围城市扩散。这时工业的发展依赖中心城区信息、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用以整合在布局上越来越趋向于分散的工业。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拉动力。
分别对上海和桐城1996~2001年的第二、三产业产值回归计算,发现上海的第三产业增长率是第二产业的1.72倍,而桐城恰好相反,第二产业的增长率是第三产业的1.56倍。第三产业的发展代表了城市的服务水平,它与第二产业的结构关系是否适当直接关系着第二产业未来是否可持续发展。因此,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值的下降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相关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可能是因为桐城第三产业也就是城市服务水平的滞后,导致了经济发展受到牵制。
一般来说,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有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型和城市居民消费拉动型两种,下面分别对桐城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以求对桐城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桐城固定资产投资9.27亿元,增长率12.9%,高于全国10.3%的平均水平。
投资规模对经济的影响:
以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来衡量投资规模,用lt表示。
用lt与经济增长率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Gr = -1.6883lt + 14.274,R2 = 0.4729。可以发现,投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解释程度并不高,为47.3%。而且,经济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率在降低而非增高。
投资效率对经济的影响:
以投资产出弹性和投资产出系数来衡量投资效率。投资产出弹性=GDP年增长率/投资年增长率,投资产出系数= GDP增量/投资。
年份 GDP 投资产出弹性
Ic 投资产出系数
Ie 数值 增长率(Gr) 1996 3274 9.20 — — 1997 3834 17.11 14.02 146.25 1998 4134 7.81 4.88 55.15 1999 4369 5.69 4.25 34.74 2000 4621 5.77 4.03 30.73 2001 4834 4.61 4.35 23.01 用投资产出弹性和产出系数与经济增长率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Gr=1.1635Ic+ 0.8607,R2 = 0.9675
Gr= 0.1007 Ie + 2.3601,R2 = 0.9986
以上两个回归方程表现出,投资效率对GDP增长的解释程度相当高,分别为96%和99%。
结论:
桐城已经不再仅仅依靠投资规模的增加就可以拉动经济,更重要的是投资效率的提高。
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分析:
依据《桐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1996~2001)》提供的数据,分析如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