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的个性化解读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07版)必修2.docVIP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的个性化解读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07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的个性化解读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07版)必修2

一首凄婉缠绵的爱情悲歌 ——《孔雀东南飞》的个性化猜读 一、导入: ???人们常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一提起爱情,我们的头脑里就会闪现出那些最经典的片段:比如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素贞、罗密欧与朱莉叶等等。这些故事的结局或喜或悲,每一个故事都在我们心中留下一段美好的情愫。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孔雀东南飞》讲述的也是一个爱情故事,而且是一个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 根据前面我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谁能说说造成这出悲剧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提问学生] 直接原因显然是焦母与兰芝的之间的婆媳矛盾。那么到底什么原因造成了婆媳不能相容的矛盾,课文中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读者也往往忽略。因为这似乎是个与爱情主题无关的内容。其实,如果我们另辟奚径,从起因问题入手探讨,也许会给我们解读这首长诗带来更广阔的空间。那么,为什么焦母不能容纳兰芝这个儿媳妇呢?她到底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坚决主张休掉兰芝的呢?下面大家先讨论讨论,猜想一下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 [尽量让学生猜想,教师归纳] (1、无子说2、恋子说3、门阀说4、煎熬说5、更年期说6、德行说 7、美色说8、其他说法……) 刚才同学们的猜测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想象力也都很丰富。下面就让我们就着几种典型的说法再做进一步的探讨。 1、美色说 ?常言道“自古红颜多薄命”。美色说认为,正是兰芝的美貌使焦母担心儿子仲卿儿女情长、沉溺女色,耽误前程,从而招致了兰芝被驱谴的命运。 这种说法使我不禁想起另外一个非常相似的爱情悲剧,那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和他的表妹唐宛的故事。话说那一年,陆游因为在科举考试中抒发抗金忧国之情,最终名落孙山。陆游的父母于是就安排他跟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由于二人志趣相投,生活非常美满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却很看不惯,她觉得唐琬成天弹琴吟诗有失妇道,而且会耽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的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一对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不久,唐琬嫁给了一个叫赵士程的人。一天,唐琬跟赵士程到沈园游玩,与陆游碰巧相遇。看到唐琬已嫁做他人妇,陆游是百感交集,于是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钗头凤红酥手》。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后来,唐婉再游沈园时看到这首词并且提笔和之。这就是与之齐名的《钗头凤?世情薄》。据说回去后不久,唐婉就抑郁而亡,陆游抱恨终生。? 《钗头凤?世情薄》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两个悲剧中有一个相似的细节就是:唐婉离异后很快就再嫁了,而刘兰芝被休回娘家后也很快就有人上门提亲。这似乎跟我们对封建社会的一贯印象不符。我们一直以为在封建社会里,女子被休回娘家后是遭人歧视的,所谓“好女不事二夫”,妇女再嫁是受人嘲骂的。可是为什么唐婉和兰芝被休回娘家后却都是很快就有人主动上门求亲,似乎并没有瞧不起她们。这个问题该怎么解释呢? [提问学生,教师总结] 现在人们一提起封建社会,马上就会联想到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贞操观念等等。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中国的封建社会有漫长的历史,这期间礼教统治的松紧程度有很大的变化。考察汉代历史可以发现,汉代社会对妇人的贞节并不怎么看重,妇人再嫁无人制止,同时也有人愿娶,史学界已得出了共识,就是汉代妇女有离婚和再嫁的自由。历史上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 比如:西汉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挑之,用一曲《凤求凰》打动了卓文君的心,二人的结合演绎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爱情佳话。 看来,两汉时候正统儒家言论还没有完全拘束人们的社会行为。直到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封建礼教才日趋严厉,寡妇再嫁才为社会所不容了。 虽然说汉代社会对女子再婚比较宽容,但是如果像县令、太守这样的官宦人家想为自己的儿子物色个妻子,那选择的空间还是相当辽阔的。无论他们的地位、所受的文化熏陶还是社会舆论,都决定了这些封建官吏不太可能为自己的儿子选择一个被别家扫地出门的弃妇作妻子,无论她是何等的美丽、何等的贤惠。既然县令太守家接二连三向兰芝求婚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为什么在这首诗中却出现这样的情节呢?请大家思考,说说你的理解。 [提问学生,出示PPT归纳]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总要高于生活,这种艺术化的写法有两个好处。 一是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从而表现刘兰芝是无辜被遣的,她的素养和品行是有口皆碑的。这是在替刘兰芝鸣不平,同时也使读者心里长长地出了口恶气。 另外,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