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词七首》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docVIP

高二语文上册《词七首》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前导航] 唐诗宋词中的杏花意象 在我们这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度,梅花身上寄托着儒家太多的精神和理想。而杏花则被赋予了活泼艳丽闲逸芬芳妩媚的意味,是具有典型的人性人情的意象。 梦幻理想的杏花——杏花春雨江南…… 娇艳含羞的杏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生命勃发的杏花——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热烈奔放的杏花——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远行思恋的杏花——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羁旅天涯的杏花——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春残留恋的杏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人家绕 满怀恋情的杏花——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 追求爱情的杏花——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寂寞伤情的杏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春满人间的杏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酒芬芳的杏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词七首》你还有许多有典型情感的意象,如“杨柳”“长亭”“春水”“兰舟”“明月”“秋风”“鹊桥”“酒”“雁”“梧桐”“雨”“黄昏”“斜阳”,你能总结出他们所具有的情感意味么?   [内容精要] (一) 题意诠释 有关词的知识:词,诗歌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词有很多别称,如 长短句、诗余 、曲、 曲子词、 曲词、乐府、乐章、歌词等。词按字数的多少分类可分为小令( 58 字以内)、中调( 59 字至 90 字)和长调( 91 字以上)三大类。词的段落叫阕或片,从上片到下片讲究衔接贯穿,意思前后相承,叫过片。依照已有的词调写的叫填词或依声填词,自己谱曲自己写词的叫自度曲如《扬州慢》。词牌是曲调的名称,词的标题则是内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词风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二) 课文探究 1、《虞美人?春花秋月》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这首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这首词抒发了囚居异邦、物是人非国破家亡的浓愁深恨,是典型的亡国之音。 2、《雨霖铃》柳永才情卓著,但仕途坎坷。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3、《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词中的代表作,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二说,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其三精通禅学,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三说,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 4、《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5、《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词人飘泊江南,流落无依、形影相吊,国恨家愁,都是她的“愁” (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时所作,当时年已六十六岁,他登上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追慕古代英雄,感叹自己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能实现,因而怀古喻今,抒发志不得伸、不被重用的忧愤情怀。 7、《扬州慢》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