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课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课程

第十六节 南宋前期文学(一) 一、南宋前期文学发展概况 北宋覆亡,宋室南迁,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转折,社会又进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南北宋对峙、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对峙的时期。这样的历史局势给南宋前期的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北宋末年,文坛上出现了明显的脱离现实、追求形式的倾向,诗词均不例外。有良心、有正义感的文人从温柔富贵之乡中走入国破家亡的现实,从浅斟低唱的梦幻中清醒过来,爱国救亡的思想潮流大为高涨。 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抨击入侵者和主和派,张扬爱国精神,使文学从醉生梦死的气氛中摆脱出来,出现了以爱国思想为基调的现实主义文学热潮,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有陈与义、吕本中、曾几、张元干、张孝祥、岳飞、李清照、朱敦儒等。 二、李清照 李清照是活跃于两宋之交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女作家,尤其是其词,异军突起,取得了极其出色的成就。 1、李清照的生平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李清照在文学氛围极浓的家庭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生活和谐、美满。 赵明诚带李清照过了十年左右的隐居生活,在淡泊生活中,二人集中整理金石碑帖。后蔡京罢相,赵明诚又先后出守莱州、淄州,李清照又过了五六年太守贵夫人的生活。 北宋灭亡后,赵明诚被南宋王朝任命为建康知府,李清照开始流亡江南。赵明诚暴病而亡后,李清照先后逃往明州、奉化、台州、温州、衢州、越州,直到绍兴二年才回到临安定居,晚年生活孤苦贫困。原有集,已佚,现存《漱玉集》、《漱玉词》均为近人所辑。 2.李清照的《词论》 李清照曾写过一篇文章,对词和北宋词坛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人题为《李易安词论》,通称《词论》。这是宋人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词的文章,影响颇大。其核心论点是认为词“别是一家”。 李清照对词的音律、情调和表现手法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她对柳永、张先、晏、欧、苏、黄、秦、贺等北宋几乎所有著名词人的词作都进行了批评。 李清照《词论》中有一些中肯之见,对宋词发展中发扬婉约派的传统风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她对词学理论的贡献,但她未能理解柳永、苏轼以来词体革新和词风变化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词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3.李清照词的内容 李清照工诗、能文,尤长于词,其存词约六十首。靖康之变使她的词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总体而论,她的词基本上是写她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在特殊的历史时代的生活、情趣和心灵世界。“愁”是其核心内容,而前后期又有不同的内涵。 李清照的前期词 李清照前期词主要表现一个知识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和情趣。如其《如梦令》、《怨王孙》表现了词人的天真活泼,洋溢着青春活力,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乐观感情。 李清照也写夫妇离别的闲愁,如其写闺中独处寂寞的《念奴娇》,把一位独处少妇生活情状、难遣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再如写离情的《一剪梅》,以一个女性的身份来写自己的亲身感受,把思妇的离情写得缠绵悱恻,真切感人。再如其抒写离情的名作《醉花阴》。 李清照这些大胆吐露内心深处隐秘感情的词作,充分表现了她对正常爱情生活的热烈追求,这在客观上是对封建道德观念的冲击,难怪有些封建文人惊呼“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王灼《碧鸡漫志》)。 李清照的后期词 国破家亡的巨大事变,颠沛流离的凄凉晚境,使她的词作有了新的内容。如其绍兴五年避乱金华时所作《武陵春》表现对亡夫赵明诚的深切怀念和世事变化所带来的深悲巨痛,这里的“愁”已不是前期的闲愁,它包含了更为深广的时代内容。 《永遇乐》(落日熔金) 写于临安的《永遇乐》(落日熔金),通过元宵节的今昔对比,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浓重哀思。上片主要写在临安时元宵节的情景。但三个设问句却透露出自己情绪的低落。 下片作者回忆中州盛日过元宵节的情景,通过层层对比表现自己国破家亡的哀思。 《声声慢》(寻寻觅觅) 再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其中的“愁”不但涵盖了作者一生的遭际,而且表达了有同样经历的南宋初年士人们的共同感受。哀痛之中透露出无言的愤怒,词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李清照后期词多写孤苦无依的生活境遇和凄凉悲哀的心境,实则是广大南渡士人普遍的生活遭遇和心理感受的曲折反映,也深蕴着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历史意义。 4、李清照词艺术特色 第一,熔各家于一炉,集雅俗于一体。 李清照不但才情超凡,而且极善向前人学习。如李煜词的情深语挚和自然脱俗,柳永词的雅不避俗,周邦彦的精工典雅,秦观的藉蕴雅致,她都有所汲取;甚至她最不满意的东坡词之豪放,对她也不无影响。《古今词统》称其词“亦是林下风,亦是闺中秀”。 她的词风前期侧重于清新婉丽,后期侧重于悲凉哀婉,婉约是其词的主导风格,但融入了各著名婉约派作家的特色。她追求词的清婉典雅,反对浅俗尘下,但并不刻意雕琢,能将精美雅致的画面和通俗真切的情事结合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