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想点燃课堂.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思想点燃课堂

用思想点燃课堂 作为名师讲座,我内心还是很有些不安,在晋中教育网注册了个人工作室,上传资料时才发现,从教20年的我竟然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东西。我的所谓教学设计,多是对他人设计的改装和修饰,我的一些看法,多是对他人的观点的整合和解释,太少自我思想的自己似乎没有资格谈什么经验做什么指导。今天我就和各位交流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 作家霍丁.卡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另一个是翅膀。”我理解这 “根”就是一个人的心性和品质,“翅膀”则代表了他适应世界的生存能力。反思我们的教学,我们能给孩子们这些么? 当前教育的弊病备受指责,我们也承受了太多的责难。没有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提升,一味做题成了教学的全部。于是乎,教学改革的呼声从民间的需求转化为教育行政部门的行动。大江南北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为创建更有吸引力和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座位调整了,黑板增加了,提问成了课堂主流,探究成了最必要的课堂环节。教室里高响着学生的声音,教师走下了神圣的讲台,这一切似乎引领者教育的美好未来。真是如此吗? 我去查询教学模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大概有以下几种:传递─接受式 ;自学─辅导式 (学案教学);问题解决模式;概念获得模式;范例教学模式等。而教学模式不等于教学方法。如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属于教学方法,不是教学模式。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时,我觉得最根本的模式应该是 “能力立意,问题解决”。“能力立意”是相对“知识立意”而言的。比如2011年高考文综的“洪秀全”题,如果教师在看到该题后的反应是我们没有给学生讲过太平天国运动中如何对待孔教就去弥补该知识的话,明年再考太平天国对待妇女问题怎么办?知识立意的课堂教学境界不高。那这里的“能力”是指什么?能力应该是一个人利用外部条件达成效果的可能性,但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急于找到答案),而不是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前移一下,分析问题为主,任何未知都是由已知构成。能力立意就是审题能力,就是发现已知条件的能力。我们注重过培养这样的能力吗? 我们的课堂开始有了问题意识。但问题设计大多是教学内容的另一种表述,把陈述句变成疑问句,没有思考力度,这是目前各种模式的瓶颈。对此,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这样评价当前的课堂:“一段时间来,在一种全新的理念与环境氛围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教学场景——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辩、华丽炫目的包装、眼花缭乱的手法等等。鲜活的学科知识以及学科体系之内所潜藏的厚重、深刻哲理,在层出不穷的教育术语和学术概念的‘引领’和‘辅助’下,显得如此苍白与浅薄。” 那么课堂的“活”到底指什么? 我认为,课堂的“动”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动身。学生在学习中动手,动嘴肯定是必要的。但附和老师不是目的。第二个层次是动心。即学生要会思考,要把经过自己逻辑分析后的结论进行展示,要在表达中融入自己的价值判断。如果还有更高层次的话,那就是动情。动情不是煽情,而是经过学习,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种崇敬,对发现这一知识的学者产生一种由衷的敬意,进而产生一种见贤思齐的内心冲动。有了这样的境界,我们还会担忧学生抵触学习吗?但这样的课堂活力来自哪里?我觉得关键是教师的主导。而主导教师有此境界的核心是教师的思想。 有人这样描述教学的四种境界 第一种:“孩子在外,你也在外”,这里的外是课堂之外,教学之外。这样的境界是一种完成上课任务的形式,是最低级的教学活动;第二种:“孩子在外,而你在内”,这样的境界虽然不可赞,但可敬,因为毕竟教师自己投入了;第三种:“孩子在内,你也在内”,这是一种有效互动的境界,真正懂得、了解孩子的教师才能达到这个境界;第四种:“孩子在内,你却在外”,这是教育最高的境界,这是一位懂得孩子,并且睿智通达的优秀教师所具备的能力和水平。我们的教学在哪种境界中? 对于有效的教师教学,有这样两个“比喻”和大家交流。第一个比喻:喝酒。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艺术的表演者,这个道理很简单,教学的过程颇像饮酒,教师其实就是那个劝人饮酒的人,“劝酒”正是教师这个角色赋予“教师”的使命,如果教师只埋头于自斟自饮甚至很“艺术”地把自己灌醉,那这样的劝酒者一定是不称职的!对于教师而言,如果把教学比喻成陪客喝酒,其最高境界应该是让学生“学醉”。 教师凭什么手段让学生学醉?如果你要是把这个手段理解成教学艺术的话也可以,但这种艺术必须基于教师的真诚,所谓以心换心,教师就好比是在“酒桌”上“劝酒”,你得恰如其分、言之有理,话逼到一定份上使对方不得不喝,但这个境界仍然不高,最高的劝酒境界是什么样的?是勾醒了对方的酒虫,

文档评论(0)

ying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