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麼是南方丝绸之路
什麼是南方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 南方絲綢之路,也稱茶馬古道、蜀身毒道,是一條起於現今中國四川成都,經雲南,到達印度的通商孔道。其總長有大約2000公裡,是中國最古老的國際通道之一。早在距今兩千多年的西漢時期就已開發。它以四川宜賓為起點,經雅安、蘆山、西昌、攀枝花到雲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騰衝,從德巨集出境;進入緬甸、泰國,最後到達印度和中東。與西北“絲綢之路”一樣,“南方絲路”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南方絲綢之路”的提出,是基於以巴蜀文化為重心,分佈於雲南至緬、印的地區內,近年出土大量相同文化因素,這些文化因素不僅有巴蜀文化,而且更有印度乃至西亞的大量文化因素,其時代明顯早於經中國西北出西域的絲綢之路。由於絲綢之路作為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代稱已為中外學者所普遍接受,因此便稱這條由巴蜀為起點,經雲南出緬、印、巴基斯坦至中、西亞的中西交通古道為“南方絲綢之路”(簡稱“南絲路”)。[編輯]南方絲綢之路的起源與發展[1] 南方絲綢之路是一條起於現今中國四川成都,經雲南進入緬甸,到達印度的通商孔道。公元前4世紀,蜀地商隊驅趕著馱運絲綢的馬帶,走出川西平原,踏上了崎嶇的山間小道,翻山越嶺,跨河過江,進行著最古老的中印商業貿易業務,從而開闢了這條我國通往南亞,西亞以至歐洲的最古老的商道。它以四川成都為起點,經雅安、蘆山、西昌、攀枝花到雲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騰衝,從德巨集出境,進入緬甸、泰國,最後到達印度和中東。南方絲綢之路國內段的起點為古蜀文明的中心——成都,從成都向南分為東、中、西三條主線:西線經今四川雙流、新津、邛崍、雅安、滎經、漢源、越西、喜德、瀘沽、西昌、德昌、會理、攀枝花,越金沙江至雲南大姚、姚安,西折至大理,這條線路被稱為“零關道”(或作“靈關道”,東漢時又稱“氂牛道”)。中線從成都南行,經今四川樂山、峨嵋、犍為、宜賓,再沿五尺道經今雲南大關、昭通、曲靖,西折經昆明、楚雄,進抵大理。東西兩線在大理會合後,繼續西行至今永平,稱為“永昌道”。從永平翻博南山、渡瀾滄江,經保山渡怒江,出騰衝至緬甸密支那,或從保山出瑞麗抵緬甸八莫。東線從四川經貴州西北,經廣西、廣東至南海,這條線路稱為“群舸道”,或稱為“夜郎道”。在這三條主線之間還有一些支線,如經四川宜賓、雷波、美姑、昭覺到西昌的支線和從西昌經鹽源、雲南寧蒗、麗江、劍川而抵大理的支線。南方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的國際通道,它的國外段有西路、中路和東路三條。西路即歷史上有名的“蜀身毒道”,後又稱“川滇緬印道”,從四川出雲南經緬甸八莫或密支那至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以至中亞、西亞。這條縱貫亞洲的交通線,是古代歐亞大陸線路最漫長,歷史最悠久的國際交通大動脈之一。中路是一條水陸相間的交通線,水陸分程的起點為雲南步頭,先由陸路從蜀、滇之間的五尺道至昆明、晉寧,再從晉寧至通海,利用紅河下航越南,這條線路是溝通雲南與中南半島的最古老的一條水路,秦滅蜀後,蜀王子安陽王即從此道南遷至越南北部立國。東路,據《水經·葉榆水註》記載,應是出昆明經彌明,渡南盤江,經文山出雲南東南,入越南河江、宣光,抵達河內。南方絲綢之路,在國內形成了我國西南及南方地區的巨大交通網路,在國外則與中南半島、南亞次大陸、中亞、西亞連接成一個更大的世界性交通網路。兩千多年來,南方絲綢之路為連接中國西部與東南亞、南亞,特別是在促進中印經貿發展和人文交流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與西北“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一樣,“南方絲綢之路”也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編輯]南方絲綢之路的性質[2] 研究表明,南絲路至少具有三種功用:對外貿易、民族遷徙、文化交流。 1.對外貿易 對外貿易是南絲路的主要性質和作用,這一點沒有人提出異議。徐中舒、童恩正等學者都先後論述了先秦時期成都工商業之繁榮,童恩正、段渝還指出了古蜀與中亞、東南亞、東北亞等地發生了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和文化交往。 (1)對外貿易貨物 古蜀對外貿易中最著名的貨物是絲綢。段渝認為,古史傳說西陵氏之女嫘祖發明蠶桑絲綢並非虛言,青銅器銘文和《左傳》等記載均可證實。而四川是中國絲綢的原產地和早期起源地之一,至遲在戰國時代已具有相當規模(段渝《嫘祖考》,《炎黃文化研究》第4冊,1997;《政治結構與文化模式》,學林出版社,1999,319—371頁;《中國絲綢的起源時代》,《中華文化論壇》1996年第4期)。1936年在阿富汗喀布爾以北考古發掘出許多中國絲綢(王治來《中亞史》第1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童恩正認為這些絲綢(至少其中一部分)有可能是從成都經“西南絲道”運到印巴次大陸,然後轉手到達中亞的(《略談秦漢時代成都地區的對外貿易》,《成都文物)1984年第2期)。蜀布是《史記》中多次提到的貿易貨物,任乃強先生認為蜀布是古代蜀地行銷印緬等地數量最大的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影响类高考题.docx
- 2016年最新公文写作格式(附图).doc
- 201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章综合课时4元素的综合推断限时训练(含解析).doc
- 2016年高考试题(历史)江苏卷及解析.doc
- 2016高中地理必修三鲁教版知识点总结.doc
- 2017四川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II.docx
- 2016高考化学考前必记知识点整理.doc
- 2017年基层大专妇产科护理复习题及答案.doc
- 2017年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月自学内容.doc
- 2017年国家级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