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双眼视的测量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氏杆远视标法 矫正屈光不正 右眼视孔内置水平红色马氏杆 左眼视孔外置旋转棱镜,0置垂直位 投放点状马氏杆检测视标,检测距离5m 用遮挡板遮挡右眼3-5s 移去遮挡板,询问被测者所见视标形态,点与线是否重合,若分离调整左侧视孔旋转棱镜,直至两者重合,记录棱镜的底向及棱镜度 双眼置入+1.00D球镜,再次测量,记录结果 根据测量值进行计算 Von Graefe近视标法 矫正屈光不正,远用瞳距 投放近视标卡,注视距离40cm 让患者清闭双眼,将旋转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置6棱镜度BU,左眼放置10棱镜度BI 视标为单眼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个视标 让患者双眼睁开,问其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右下,一个左上 让患者注视右下方视标,用余光注视左上方视标 逐渐减小左眼棱镜度,直至患者报告上下两视标垂直对齐,记录此时左眼棱镜底向和度数,为初始隐斜量 双眼置入+1.00D球镜,再次测量 计算 MEM法 正常量:+0.25D至+0.50D 低于0或高于+0.75为异常 步骤: 1.矫正患者屈光不正 2.将FCC视标放在40cm处,照明昏暗 3.将交叉柱镜负轴放在90度位置 4.调整好瞳距,确认被检者双眼均无遮盖 5.嘱被检者注视视标,询问被检者哪一组线条清晰 FCC判断 垂直线清 减少照明 水平线清或一样清 加+0.25D到垂直线清 减少正镜到同样清 垂直线清 垂直线清 反转JCC棱镜轴 垂线倾向 水平线清 调节超前 调节滞后 (量) 意义: 调节超前:调节过度,或者高度外隐斜伴正融像性聚散下降 调节滞后:调节不足,或者高度内隐斜伴负融像性聚散下降 正负相对调节(PRA/NRA) 负相对调节(NRA) 指在集合保持稳定情况下能放松的调节量,即在屈光矫正下双眼同时加正镜片至模糊,增加量即为负相对调节。 正相对调节(PRA) 指在集合保持稳定情况下能做出的最大调节量,即在屈光矫正下双眼同时加负镜片至模糊,增加量即为正相对调节。 测量步骤: 矫正屈光不正 在40cm处,双眼同时注视最佳视力上一行视标,双眼同时增加正镜度数(或负镜),直至视标变模糊 变化镜片量即为相对调节量 先测负相对调节,在再测正相对调节 正常值:负相对调节:+2.00D—+2.50D 正相对调节:≥-2.50D 集合(聚散)测量 正负融像性聚散间接检测:集合近点、集合幅度测量、正负相对调节 正负融像聚散直接检测:水平聚散检测、阶梯聚散检测、聚散灵活度检测 感觉融像检测 分离性隐斜测量 集合近点(NPC) 矫正患者屈光不正,调整近用瞳距 将近视标至于患者眼前40cm处,嘱患者双眼注视视标,给予合适照明 将视标在40cm处平稳向眼前移近,记录患者发生复视的临界距离,同时监测被测眼,若发现被测眼忽然散开,证明放弃集合,记录散开瞬间的距离,即为集合近点距离(破裂点) 然后将视标向回撤退,记录被测眼恢复融像的距离,同时监测被测眼忽然恢复集合,记录此距离即为集合恢复点距离(恢复点) 注意: 综合验光仪近视标尺是以眼镜平面开始定量,所以所测值应加上眼镜平面至回旋点的距离27mm,为实际集合近点 正常值:集合近点(破裂点):5cm 恢复点:7cm 正负融像性聚散间接检测 平滑聚散监测:在综合验光仪上进行,对远近距离的正负融像聚散幅度做评估 水平融像检测:远距/近距 垂直融像检测:远距/近距 远距水平融像检测 步骤 矫正患者双眼屈光不正,调整远用瞳距 选择最佳远视力上一行视标,将视标设置成垂直单列,嘱患者注视 将双眼的旋转棱镜O至于垂直方向,旋转棱镜,匀速递增底向内棱镜量(BI) 分别记录被检者报告视标模糊点、视标破裂点(发生复视)的双眼棱镜值,将其相加 并以同样速度减少BI值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变为一个(恢复点)的值 以上所测BI的模糊点、破裂点、恢复点的棱镜度值即为远距负融像性聚散力 同样方法测量BO值,为正融像性聚散力 正常值: 远距:BI ×/5-9/3-5 BO 7-11/15-23/8-12 近距离水平融像检测 步骤 矫正屈光不正,调整近用瞳距 将近视标至于眼前40cm处,选择最佳近视力上一行视标,设置为垂直单列,嘱患者注视 将双眼的旋转棱镜O至于垂直方向,旋转棱镜,匀速递增底向内棱镜量(BI) 分别记录被检者报告视标模糊点、视标破裂点(发生复视)的双眼棱镜值,将其相加 并以同样速度减少BI值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变为一个(恢复点)的值 同样方法测量近距BO值 正常值 近距:BI 11-15/19-23/10-16 BO 14/18-28/7-15 注意 检测时,棱镜旋转速度不宜太快,以1 △/S为宜 先测负融像性聚散,然后测正融像性聚散 模糊点 不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