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玄武区)2011~2012学年度初三第一次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2011~2012学年度初三第一次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化 学 试 卷
注意事项:
⒈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⒉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或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C-12;N-14;O-16;F-19;Na-23;P-31;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l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南京将从今年7月起正式发布PM2.5检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树叶和秸秆,都会产生PM2.5
B.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PM2.5是二氧化硫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混合物
D.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2.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雕像受腐蚀 B.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后 C.镁条燃烧 D.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
3.专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为KI)可以治疗I-131造成的辐射。KI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1 D.-2
4.联合国确定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Water and Food Security)。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入明矾可除去河水中所有的杂质 B.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减少水体污染
C.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自来水厂可用硫酸铜给饮用水消毒
5.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下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知识后,以二氧化碳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6.一般情况下,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接触时,活泼性强的金属首先被腐蚀。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的金属是
A.锌板 B.银板 C.铜板 D.铅板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聚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棉线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 D.取用固体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推广使用“国四”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B.扑灭图书档案火灾最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和更耐用
D.在铵态氮肥中加入熟石灰研磨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10.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11.用下列药品,完成对应的“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C.用洗净的碎鸡蛋壳、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D.用酒精、紫卷心菜等制酸碱指示剂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 Na+、SO42- B.H+、 Na+、 CO32-
C.Ba2+、 OH-、 H+ D.Cu2+、NO3-、OH-
13.化学中有多种“守恒”。下面描述中对各种守恒的“解释”错误的是
A.质量守恒 ——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B.溶质守恒 —— 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体积不变
C.元素守恒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D.原子守恒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
14.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C.将t2℃时物质w的水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D. 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m g
15. 已知碳酸氢钠(NaHCO3)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现取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A 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剩余的固体质量为B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生成CO2的质量为(A-B)g
B.反应结束后生成H2O的质量为(A-B)g
C.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