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阳诗话——中华传统节日2016年重阳节资料.doc
[推荐]重阳诗话——中华传统节日2016年重阳节资料
重阳诗话——中华传统节日系列诗话之十一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易经》“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魏文帝《与钟繇九日送菊书》也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古人认为每年九月初九是个特别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诗人屈原在《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之句,说明早在战国时代,过重阳节已成风俗。
在古代,每至重阳,天高气爽,人们皆出游登高,赏菊饮酒,佩插茱萸,吃重阳糕,“以畅秋志”(《齐人月令》)。在一睹如画江山、饱览金秋景色之际,诗人骚客常以重阳为题,写下了许多令人心情激荡的诗篇。
重阳诗中,最脍炙人口的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XX兄弟》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抒情小诗是他17岁时所作。诗人当时大概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京城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诗人遗憾的好象不是未能与故乡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没有完全团聚。这正是诗作的深厚与新颖所在,感情丰富而又含蓄蕴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第二句,由于高度概括了人们的普遍情感而成为千古名句。
翻读浩瀚的古典诗词,以重阳及其习俗为题材的就不下数百首,从晋代陶渊明到现代的毛泽东,而且象李白、杜甫等大诗人竟多达十数首,从中足见古人对重阳的喜爱和重视。
在古人的笔记中,关于重阳赋诗的佳话不胜枚举。据《晋书·孟嘉传》记载:晋朝永和年间,明帝的女婿桓温为征西大将军,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任参军。孟嘉字万年,少年即负有才名,颇受桓温的赏识和器重。有一年重阳,桓温大宴僚佐于龙山(今XX当涂东)吟诗作句,啸咏骋怀。当时僚佐毕集,佐吏皆穿战时戎装。正当他们酒后耳热,诗兴大发之际,突然一阵风起,把孟嘉的官帽吹落。而孟嘉好久竟未觉察,还津津有味地与别人为文酬答,饮酒赋诗。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冠冕风度的礼仪之邦,子路有“君子死,冠不可免”之名言,所以官帽落地不觉,是有伤大雅,况且又在僚佐皆着戎装的宴会上。桓温看到这一情形,暗令与会的文学家孙盛趁孟嘉入厕之机,取帽以还孟嘉座上,并作文嘲笑。孟嘉回来一看,立即逞兴作文以答。由于他知识渊博,文词俊雅,语出四座皆惊,僚佐无不叹服。后来“孟嘉落帽”竟成了一个著名的典故,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纵情诗文娱乐的神态。又因为重阳节后,天气渐寒,称重阳节为“授衣之节,落帽之辰”(《岁华纪丽·重阳》)。如李白《九日》诗云:“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辛弃疾《念奴娇》词中所写:“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共一矣?落帽参军华发!”皆用此典。后世文人,竞相师尚,一杯佳酿,几朵黄花,就登高风雅一番。
孟嘉落帽,在宴会上风度潇洒,不拘小节,令人喝彩。而其外孙陶渊明一生酷爱饮酒,性情恬淡,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弃XX县令不做,而去做“隐逸诗人”,每到重阳节就陶醉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风雅情致之中。据南朝宋人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有一年重阳节,陶潜在宅边东篱下正赏菊花,抚琴吟唱,突然间酒瘾大发,但遗憾的是家里没有备酒过节,只好漫步菊花丛中,并摘了大束的菊花,坐在屋旁的篱畔惆怅。猛然抬头一眺,但见一身着白衣使者,载酒而来。一问方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送酒差使。原来朝廷屡次征召陶渊明为著作郎,他不就职。王弘欲结识这一名士,曾多次给陶渊明送酒。这次陶渊明见酒大喜,立即打开酒坛,于花丛中畅饮,酒酣,诗兴大发,吟出了《九日闲居》这一首名诗。诗云:
世短意恒多,斯人乐九生。
日月依辰至,举欲爱其名。
露凄喧风息,气澈天气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诗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以酒浇虑,以菊自娱,啸傲世俗、蔑视运势、淡泊名利的胸怀和闲吟独酌、纯然无私的情趣。陶公咏菊、白衣送酒的故事,也成为后世文人喜好的典故。每遇重阳节,有所吟咏,不免把陶公、白衣吟在一起。如李郢《重阳日》诗云:“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王勃《九日》诗道:“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李白《九日登山》诗云:“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遇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皆直用此典。?
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曾被认为是咏重九的代表作。诗云: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