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大学马原历年选择题答案解析
05-06A
一、在下面各题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有多少选多少,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实用主义真理观的根本分歧在于( )
A.真理是否有用 B.真理是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C.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D.真理的形式是不是主观的
2、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一观点是( )
A.诡辩论的观点 B.折衷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4、划分阶级的标准是( )
A.以人们在政治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为依据,即政治标准
B.以人们在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为依据,即经济标准
C.以人们的思想进步为依据,即思想标准
D.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即生产力标准
5、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
A.艺术、道德、哲学、宗教 B.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 C.社会心理 D.政治法律思想
6、意识形态诸形式中依靠社会舆论发挥作用的是( )
A.哲学 B.艺术 C.宗教 D.道德
7、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犯了( )
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类似不可知论的错误 D.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
8、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9、逻辑证明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原因是( )
A.逻辑证明本身是一种认识,没有跳出思维的范围
B.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作用
C.逻辑证明的前提、方法和结论的正确与否归根结底是由实践来检验
D.逻辑证明没有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1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A.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11、社会政治结构的一般特征有( )
A.强制性 B.阶级性 C.相对独立性 D.主观随意性
12、在社会生活中,人( )
A.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B.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C.既尽义务,又享受权利 D.既为他人服务又接受他人服务
13、“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意味着( )
A.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没有任何差别
B.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具有客观实在性
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在自身内部的矛盾的推动下向前发展的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 ( )
A.人民群众可以创造社会规律 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5、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 )
A.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C.人的本质是自由 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05-06B
一、在下面各题的 4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 1项,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
A.世界是发展的 B.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C.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 D.世界是物质的
2、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看成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 ( )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3、《圣经》记载道,上帝用尘土(即指大地泥土)造人,将生气(即指灵)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对这一观点,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准确地说明了世界的本源
B.圣经中的“上帝造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圣经中的“上帝造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上帝造人”是宗教的观点,是正确的
4、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看,可分为两大思潮,这两大思潮是 ( )
A.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B.存在主义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