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照明设计标准道路照明设计标准.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路照明设计标准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道路照明新标准中 新概念的探讨 陈大华 居家奇 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200433 2006年 4.15-4.16 萧山 报告提纲 道路照明的意义及重要性 道路照明设计新旧标准的比较 新标准对实际工作和研究的现实意义 报告提纲 道路照明的意义及重要性 道路照明设计新旧标准的比较 新标准对实际工作和研究的现实意义 道路照明的意义 增加夜间安全性,降低犯罪率 道路照明的意义 提高交通引导性、助长夜间交通流量 道路照明的意义 促进夜间的工业和商业活动 道路照明的意义 美化城市、提高环境的舒适性 道路照明的意义 道路照明的根本目的: 为驾驶者(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和行人 提供良好的视觉条件, 以便提高交通效率,且降低夜间的交通事故 2005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5年来首次将至10万人以下 道路照明的重要性 2004、2005年中国交通事故统计 下午至晚间时段(14:00~22:00)发生交通死亡 事故比例较高,共死亡44835人,占总数的45.4% 道路照明的重要性 2004、2005年中国交通事故统计 道路照明的重要性 良好的夜间道路照明使: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30% 乡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45%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30% 道路照明的重要性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04号文的要求 我国在原行业设计标准(CJJ45-91)基础上 修订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新标准 报告提纲 道路照明的意义及重要性 道路照明设计新旧标准的比较 新标准对实际工作和研究的现实意义 — 采用的灯具不受限制 — 1~2 — — 主要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居住区道路和人行道 Ⅴ 好 不宜采用非截光型灯具 0.3 5 0.3 0.3 支路 Ⅳ 好 不得采用非截光型灯具 0.35 8 0.35 0.5 次干路 Ⅲ 很好 严禁采用非截光型灯具 0.35 1.5 0.35 1.0 主干路及迎宾路、通向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道路、市中心或商业中心的道路、大型交区纽等 Ⅱ 很好 严禁采用非截光型灯具 1.4 20 0.4 1.5 快速路 Ⅰ 均匀度 Emin/Eav 平均照度 Eav(Lx) 均匀度 Lmin/Lav 平均亮度 Lav(Cd/㎡) 诱导性 眩光限制 照  度 亮   度 道路类型 级别 注:1、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仅适用于沥青路面, 2、表中各项数值仅适用于干燥路面。 新旧标准的比较 原道路照明标准值(CJJ45-91) --- 15 0.3 8/10 --- 0.4 0.5/0.75 支路 0.5 10 0.35 10/15 0.5 0.4 0.75/1.0 次干路 0.5 10 0.4 20/30 0.7 0.4 1.5/2.0 主干路 迎宾路、通向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道路、市中心或商业中心的道路 0.5 10 0.4 20/30 0.7 0.4 1.5/2.0 快速路 均匀度 UE 最小值 平均照度 Eav(lx) 维持值 纵向均匀度 UL 最小值 总均匀度 U。 最小值 平均亮度 Lav(cd/m2) 维持值 环境比 SR 最小值 眩光限制 TI(%) 最大初始值 路面照度 路面亮度 道路级别 新旧标准的比较 新道路照明标准值 注:1、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仅适用于沥青路面。 2、表中各项数值仅适用于干燥路面。 比较结果 亮度指标评价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 提高原有照度和亮度标准值 引入新评价指标标准值 新引入指标 路面亮度纵向均匀度(UL): 同一条车道中心线上 最小亮度与最大亮度的值 Uo=L min / L av UL=L min / L max --- 0.4 支路 0.5 0.4 次干路 0.7 0.4 主干路 迎宾路、通向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道路、市中心或商业中心的道路 0.7 0.4 快速路 纵向均匀度 UL 最小值 总均匀度 U。 最小值 路面亮度 道路级别 新引入指标 路面亮度纵向均匀度(UL): 同一条车道中心线上 最小亮度与最大亮度的值 UL=L min / L max 避免产生视觉斑马效应 新引入指标 眩光限制TI(%)图示 新引入指标 眩光限制 以阈值增量TI(%)来表示 是指路灯灯具射入司机眼睛中的直接光束增加了前方路面上目标的可观测的最小对比度,为了补偿这种失能效应,在对比度上所需要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