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厉害不在治国 在治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国藩的厉害不在治国 在治家 2016-07-18?干部阅读内参 这套书收录了目前发现的曾国藩家书共计1248封,通过这些家书,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曾国藩。更能从中领略到曾国藩何以得以成为“儒家最后一位圣人”的原因所在。 孟子云:“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作为儒者模范的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挽救大清王朝于风雨飘摇之中。然究其平治天下功夫之得力处,莫不在日用伦常之中。实是《大学》中“家齐而后国治”的明证。读《曾国藩家书全编》,由此而领略曾氏治家之法,实在启发良多。 《格言联壁》有云:“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这五条,可以说是家族兴旺的成功法则。曾国藩家族之所以二百年不衰,正是由此而来。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就体现得非常明显。 《文白对照曾国藩家书全编》 勤俭,治家之本 如果去过曾国藩故居,无论是之后的富厚堂,还是之前的白玉堂,若论规模,着实令人震撼。但是,走进这山村里的“候府“,除了感受到其建筑的宏伟气势外,这样的大户人家,并没有带给人半点的奢华之气。这,正是因为其家人受曾氏提倡的“勤俭”治家的影响所在。 曾国藩有一条十六字治家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读曾国藩家书,随处可见其对其兄弟、孩子这方面的谆谆教诲。如咸丰四年七月廿一日给诸弟的信中就说到:“家中兄弟子侄,总宜以勤敬二字为法。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也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采。”实在至理之言。 和顺,齐家之本 俗语讲:“家和万事兴”,和能生养万物,春天,和风习习,因此能养育万物。曾国藩在家书中曾言:“‘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君子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曾国藩多次在信中告诫诸弟要“平骄矜之气”“戒傲惰二字”,“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曾国藩在致九弟的信中引经据典,历数从古至今一些强势人物的悲惨结局,告诫诸弟加强自身修养而不是与人争强斗狠。“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者,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炯异寻常……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什么是和?就是不和人起冲突。不仅肢体上不起冲突,内心也没有。有和才有顺。一旦起了冲突,则家不得安宁。因此,《朱子家训》里说:“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曾国藩正是深谙此理。 谨慎,保家之本 曾国藩是一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他之所以能位极人臣,成为“千古完人”,成为世人仰望的楷模,和他的谨慎处事密切相关。 其在咸丰四年十一月初七给诸弟的信中写到:“我现在军中声名极好,所过之处,百姓爆竹焚香跪迎……以祖宗累世之厚德,使我一人食此隆报,享此荣名,寸心兢兢,且愧且慎。” 尤其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后期,曾氏兄弟名声达到了最鼎盛,甚至军中将领都有拥他为帝的想法。曾国藩叮嘱其其弟说:“金陵的战况,弟自己上奏也可以,但是弟要以不常常奏事为妥当,凡是总督、巡抚以经常奏新鲜事、不同寻常来表现自己。你我二人正处在鼎盛的时期,弟在这些地方要退一步想想。” 曾国藩明白,人如果太得意了,祸事很可能马上就来了。所以他在家书中对弟弟说:“可能但凡做大官,处于安逸、荣耀的境遇,就随时可能招来危险、导致羞辱。古人常说富贵经常让人走向危险,就是这个意思啊!” 可以说,如果不是曾国藩如此的谨慎,其家族后来的结局也未可知。 诗书,起家之本 家族的兴旺发达,一定要有读书种子。如果一个家族,没有读书之人了,即使家财万贯,也最终会被败掉。因此,曾国藩深知读书的重要。其本人即使在军中也坚持每日读书的习惯,对其子弟,更是要求要刻苦读书。 其在咸丰六年九月廿九日给纪泽、纪鸿二子的家书中就写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在之后不久的家书中,又告知儿子:“余在军中,不废学问,读书写字,未甚间断。”其教子的苦心,可见一斑。 其在家书中,反复叮嘱子弟要多读书。不仅要读四书五经,甚至要求子弟要多读史书,如咸丰六年十一月廿九日在给其弟的信中说:“纪泽看《汉书》,须勤敏行,每日至少亦须看二十页。”由此可见,曾国藩对孩子读书的重视。曾国藩还多次告诫家族子弟要熟读《了凡四训》,陈弘谋的《五种遗规》等书。正是因为有诗书之教,所以曾氏后代人才辈出。 忠孝,传家之本 曾国藩是一个孝子,也是忠臣。在儒家来说,他是一个完美的人格典范,堪称天地间第一等人。自古讲“忠孝不能两全”,曾国藩两点都做到了。 曾国藩是一个大孝子,这从其给父母大人的家书中即可深刻体会。其对父母的恭敬、弟弟的爱护,家书中随处可见。 对国家来说,他是一个大忠臣,平定太平天国,挽救了清朝,维护了儒家正统,居功至伟。而这种忠孝精神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